——仁寿县虞丞乡文明实践小网格建设解读
2020年以来,四川省仁寿县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中,仁寿县虞丞乡探索出的党建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模式,以文明实践小网格建设撬动乡村治理大文章,走出一条乡村治理新大道。
◎ 点位拓展前靠,文明实践点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群众性服务阵地如何建设更科学?服务资源怎么整合更有效?服务半径多长更合适?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多数乡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通过将文明实践点前靠、服务资源前移,虞丞乡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虞丞乡将文明实践所、站体系再拓展,在全乡建成7个村、52个村民小组网格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以服务20至30户群众为标准,根据人口分布、地形区域、人文风俗等特点,按照“沟湾片坳店”的传统院落布局,将全乡划分为146个小微网格组团,统一命名为党建大院文明实践点,构建“1+7+52+146”纵向到底的文明实践阵地体系,实现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延伸,将文明实践阵地真正建在了群众身边。
按照“盘活+共享”的整合模式,虞丞乡将各类资源进行梳理整合,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建设和使用范畴,夯实开展活动的阵地基础。同时,结合当地风貌,充分鼓励群众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墙体绘画、石雕刻字、农具再创作等氛围营造,共同打造具有乡土气息、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 队伍群众中来,志愿者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干力量
服务力量不够、稳定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一直是乡村干部为民服务的痛点。通过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优势,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虞丞乡一一破解了这些难题。
虞丞乡从品行修养好、群众威望高、能力较出众、奉献意识强的优秀党员、乡贤、能人、中心户中,推选出“大院院长”146名。为更好地发挥“大院院长”的带头作用,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任命各“大院院长”为志愿服务队队长,实现从众望所归到官方认证的转变,“大院院长”均不领工资和报酬,义务为群众办事。
通过志愿服务队队长的身份,“大院院长”广泛发动村民、致富带头人、农技能人、文艺能人等加入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大美仁寿”APP进行注册和发布,规范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长。目前,虞丞乡注册志愿者超1500余人。
为激励文明实践焕发更多活力,虞丞乡建立“文明义仓”积分兑换体系,以大院为最小评兑换网格,根据村民的志愿服务时长、先进典型获得情况等赋予相应积分,积分可用于在兑换点兑换实物。目前,已累计向“大院管家”和支持公共事务的群众兑换生活用品合计价值7.6万元。
◎ 瞄准群众需求,互帮互助成为广大农村的新风尚
虞丞乡设定文明实践活动日,采取“固定每月28日+应需随机择时”的方式,打造出“先讲理论政策、再议民生要事、后听社情民意、最后志愿服务解决”的“讲—议—听—帮”四部曲文明实践坝坝会项目。
党的声音身边人传。改变原来开大会、赶大集的宣传模式,由“大院院长”通过最小单元传播党的声音,群众学习理论、了解政策、学习农技知识等,不用再跑到村里、乡里,乡村干部开展宣传也不用到处跑,实现宣传的精准便捷和干部群众的双向减负。
公共问题身边人议。明确“大院坝坝会”议事范围,对集体利益分配、公共设施维修、帮困对象确定、产业发展规划等重要事,由村民讨论表决,报村“两委”商议实施;对环境卫生维护、矛盾纠纷调解、移风易俗倡导、志愿服务活动等内务事,由村民讨论解决,自己做主。活动开展以来,群众自发组织会议1500余场(次),自治协商、积极响应无偿腾田让地110亩,主动投工投劳560个工日,出资捐款16万元。
烦心难事身边人帮。在“讲、议”阶段,充分收集群众需求,由志愿服务队队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当遇到需更多力量参与的大型活动时,各大院联合出资出力,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根据重点时间节点和村民需求,积极开展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融洽村民的邻里关系,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党建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文明实践点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开展“急难愁盼及时答”活动24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满意度超过98%,位居仁寿县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