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龄友好,让幸福触手可及
“共享奶奶”参加社区活动。
一个全龄友好的社区是什么样的?老人安享天年,幼儿茁壮成长,残疾人也能获得充分的关怀与尊重,一定是其中的画面。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组织制定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通过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身边和“家门口”的优质普惠公共服务。其中提到,要重点满足“一老一小”服务需求,兼顾全龄人群以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科学选配服务功能。
全龄友好型社区是什么样的?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给居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又存在哪些难题?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亮点:为民服务有温度
“儿子,你看妈妈穿旗袍漂不漂亮?”5月11日一大早,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阳街道吉福社区组织的一场活动中,67岁的魏宗丽身着绿色旗袍,化着精致的妆容和远在国外工作的儿子视频连线。和魏宗丽一起参加活动的,还有社区十几位“共享奶奶”。社区工作人员为老人们化妆,准备了甜品,还邀请专业摄影师为她们记录美丽瞬间。“生活在吉福社区很幸福,无论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常态化开展的各类活动,都让我们老有所用、老有所乐。虽然我的孩子长年不在身边,但我并不孤独。”魏宗丽笑着对记者说。
这是晋阳街道吉福社区建设全龄友好型社区的一个生动画面。“这些‘共享奶奶’经常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也积极回馈老人,把社区打造成温暖幸福的大家庭。”吉福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含荣介绍,在建设全龄友好型社区的过程中,“共享奶奶”利用空闲时间免费帮忙接送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放学,发挥余热。社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及其父母,则会在周末以及寒暑假时上门帮老人买菜做饭、带老人一起出去游玩,也会在老人生病时前去探望,陪伴关爱老人。
在吉福社区,针对“一老一小”,除了“共享奶奶”还有“故事爷爷”,通过大手牵小手、老小互伴,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实现了双向奔赴,逐渐培育了社区“一老一小”心灵相互治愈的和谐氛围;面对全职宝妈,社区成立了“智慧妈妈团”,开设“一碗汤的关怀”“生命早期1000天”等服务,让邻里关系不再是冰冷的“门对门”,而是“生活中的面对面”;面对青年男女,有“社区夜校”“恋爱小纸条”等,为其提供学习、交友平台等,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和谐家园。
这样的全龄友好型社区,不仅在成都有,全国多地也有。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围绕“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理念,建成杭州首家“一老一小”幸福乡里共同体——瓶窑镇幸福乡里共同体。共同体启用以来,不断以“老小共融”“老小共乐”“老小共进”为导向,创新打造“朝夕美好+”民生服务品牌,通过创建理念可持续、样本可复制的全龄友好生活场景,让为老为小服务有温度、可感知。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建设了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方便老年居民接受日常康养服务。在推进全龄友好社区建设中,社区进一步对服务提档升级,引入了一套智能化管理平台,智慧社区模式已经应用到与老年人相关的很多场景中。
难题: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友好、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在建设中,部分社区也存在医疗资源不足以满足婴幼儿看病需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关注“一老一小”,忽视青年群体的需要等问题。
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新盛社区居民谢先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社区,周边有图书馆、公园、社区食堂、托育机构等,配套设施总体完善,但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没有专门的儿科,这是困扰他和辖区很多家长的问题。“孩子小时候容易生病,可每次看病都只能跑到几公里外的大医院,很不方便。”他说,全龄友好型社区应该多关注婴幼儿,希望社区医院未来设置儿科,方便辖区内的家长就近带孩子看病。
“全龄友好型社区,很多时候关注点多在‘一老一小’,而忽略了社区其他年龄段的需求,只顾‘两头’,忽视‘中间’。”在李含荣看来,全龄友好型社区应该考虑不同年龄群体的生活习惯及行为特点,满足各个年龄层的“全龄化”需求,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在社区内自在、便捷地享受到高品质生活;让社区成为一个可以多元参与、共建共治的平台,引导社区全龄人群守望相助,做到以事聚人、聚人成事,构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系主任李静认为,有的地方在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上,设计粗放,未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如因过多考虑停车、运动、娱乐、绿化等年轻一代的需求而大建停车位、篮球场等,占据过多公共空间,以致无法建设托育养老、休闲健身等场所,忽视老幼等群体的需求,从而为矛盾产生埋下隐患。其次,认知偏差导致设计误差,曲解全龄友好的价值原则。在社区规划设计时以上级文件要求为唯一关注点,根据政策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而过分关注“老”或“幼”,忽视了从整体上把握社区各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及普遍化需求。
建议:以人为本加强顶层设计
《导则》中提到,优先设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和社区助餐等功能,因地制宜补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功能。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重在用心用情办好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关键小事,需要有一个认真倾听、及时回应‘全龄段人群’的诉求平台,并且及时整合资源,以回应他们的诉求,创造各年龄段居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李含荣建议,建设全龄友好型社区首先要以社区或者街道为单位,全面摸清全龄人群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养老、托幼、文化体育、健康等设施,加强顶层设计,做到“缺啥补啥”;其次,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管理,重视全龄友好设施的后期空间运用成本和品质,提高使用率,增强群众参与度,实现持续性运营;最后要突出以人为本,搭建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平台,因地制宜推出服务社区全龄人群的诸如“共享奶奶”“智慧妈妈团”“社区食堂”等类型的好项目,营造全龄友好的氛围。
李静建议,在建设全龄友好型社区的过程中,要充分调研,以社区为单位形成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高度关注全龄友好型社区的可及性原则,即按照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等五项指标来进行设计。要针对需求,精细设计。考虑分时段、差别化、包容性设计共享空间,实现在同一空间领域内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鼓励居民分时错峰共享同一空间,使不同人群在其中都能找到易识别、安全、舒适的设施与场所。要加强代际互动,增进代际理解。充分考虑代际互动,设置代际互动的融合设施,促进社区代际互动与融合。
“要挖掘社区文化,提升社区认同。”李静告诉记者,还要强化居民的场域认同感,促进文化传承,提升社区认同,实现代际融合。通过持续性的社区营造与街区公共空间场所营造协同,整合社区内外社会资源,增进代际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