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县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资源转化应用
以非遗之美激发文明力量

◎ 何培

 

    8月10日,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举行,这是陇南市西和县全面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改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资源转化应用,并将其作为改进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以非遗之美浇灌精神文明之花,让非遗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华彩。

    挖掘“非遗”资源,做好非遗传承“文章”。乞巧女儿节是起源并流传于陇南市西和县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活动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姑娘们以虔诚的心、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如愿婚配和幸福美满的生活。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那些扣人心弦的唱词、精彩朴素的舞蹈、虔诚真挚的仪式,展现了陇南人民敬畏自然、热爱劳动、崇尚美德、感恩生活的精神面貌。

    为了让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瑰宝弦歌不辍,陇南市不断挖掘乞巧文化在妇女发展、文旅开发、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上展现出的时代魅力和勃勃生机。自2006年开始,陇南市先后举办了十二届西和乞巧女儿节,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走深走实。

    探索“非遗+”模式,激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为全面挖掘非遗在精神文明创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西和县探索形成了“乞巧文化强自信”文化品牌,以乞巧等优秀非遗为引领,通过“非遗+”模式,组织文艺志愿者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开展送文化、送服务下乡活动,每年开展文艺志愿服务3000多场次,参与文艺志愿者300多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以乞巧民俗为主的非遗传承的大背景下,西和县凭借“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名片,通过“非遗+”模式,将繁荣文化事业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文化发展的可喜局面,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深耕“非遗”内涵,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方式。以乞巧女儿节为代表的非遗从传承人的口中、手上走进人们的生活,非遗的文明力量已无形中幻化为一股净化乡风、传播乡情、树立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精神文明创建方式逐渐由被动开展转变为群众主动作为。

    位于西汉水与大柳河交汇处的西和县长道镇宁家村是历史文化名村。宁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的宁家庄遗址,围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乡风文明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被评为2023年全省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董堡村是西和县晚霞湖景区环湖村之一,随着景区的提档升级,先后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和湿地公园,乞巧风俗民宿也落户该村,这个曾经“脏乱差”的小村子蜕变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开展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领域问题治理中,低彩礼等经验成为先进案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和县依托非遗传承保护,积极推进“文明村镇”“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村规民约亮相、“文明户”评比、环境卫生红黑榜公布活动,不断培育良好家风、树立文明乡风、涵养醇美民风,“乡风美”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截至目前,西和县已创建为省级文明县,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32个,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81个,创建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229个。近三年共评选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好少年等先进典型2460名,在全县掀起了“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当文明户”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