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并重”助力传统节日绽放新魅力
——青海西宁市持续推进传统节日振兴
◎ 吴生君

 

    今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西宁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不断丰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团结奋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坚持安排部署与示范引导并重,在建品牌上下功夫

    西宁市主动顺应群众节日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内容形式,加强宣传引导,聚力打造乐民育民惠民品牌。

    强化整体部署。坚持把传统节日作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采取年初总体安排和节前重点提醒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工作部署,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节点,制定印发《西宁市2024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从丰富民俗活动、加强非遗传承、做实志愿服务、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不断创新节庆活动形式和载体,增强主题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

    聚焦示范引领。坚持发挥市级示范引领作用,紧扣团圆、忠孝、和谐、仁爱、诚信、爱国等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从民俗文化到诗画山水,从传统活动到文旅体验,精心组织开展“相约七夕·浪漫豹街”“月满中秋·情满夏都”等省市级大型示范活动5场,示范带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活动4200余场次,引导群众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阖家团聚、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

    浓厚社会氛围。根据群众需求,组织发动媒体平台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载公益广告、传播图文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节日民俗文化和节日活动开展情况。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栏、文化长廊等群众身边的宣传阵地,普及节日知识,传播传统文化,因地制宜营造特色节日氛围。

    坚持时代气息与地域文化并重,在特色创新上下功夫

    西宁市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阐释传统节日蕴含的时代价值、道德理念和人文精神,结合河湟地域文化特色和不同受众群体,广泛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

    依托基层特色创新。广泛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舞台、文明集市、老年之家、“村晚”等农村社区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民俗表演、婚俗展演、非遗展示、书画比赛和各类民间体育比赛等民俗文化活动,特别是着力传承绵亘古今、绚丽缤纷的河湟文化,开展传统社火展演、青绣技艺展示、地域美食制作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我们的节日”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引导群众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延续文化血脉。

    依托学校特色创新。坚持把未成年人作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主体,精心设计各种活动载体,组织开展西宁市少先队“我们的节日·清明”示范活动、湟源县“浓情中秋·爱在校园”关爱活动等6200余场次,组织41家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非遗在校园”“牵手相伴 共同成长”夏季研学等社团活动1200余场次,组织79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开展入校宣讲84场次,培养和树立广大青少年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

    依托机关特色创新。注重发挥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和文明单位联点帮扶和关爱互助作用,在节日期间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农村、社区开展宣传引导、环境整治、帮扶慰问,与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一起过节等活动,切实让特殊群体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同时,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帮扶礼遇,组织“九九重阳话党恩 民族团结共繁荣”等观摩学习、座谈慰问、交友联谊等活动,助推传统文化“走心”又“走新”。

    坚持节日振兴与文明培育并重,在促融合上下功夫

    西宁市坚持把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文化繁荣发展、深化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做好结合文章,提升整体水平。

    坚持与以文化人相结合。按照全市文化繁荣发展工作要求,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节日文化活动,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书香润西宁 阅见新时代”读书分享、“强国复兴有我”红色经典诵读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45场次,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全民阅读,组织开展品读传统经典等读书活动,以文化人助力文明建设,成风化俗弘扬时代新风。

    坚持与服务基层相结合。切实把准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系列专题活动下基层,组织引导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推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传统节日”等“文明实践+”特色服务项目,统筹开展“党建引领守初心 爱在重阳‘益’起行”等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帮扶慰问文明实践活动2.7万余场次,推动文明实践更富活力和吸引力,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坚持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切实把传统节日作为移风易俗、成风化人的重要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宣传教化同步的方式,刊播(发)《拒绝高额彩礼 让彩礼归于“礼”》等移风易俗宣传报道和稿件230条,制作展播移风易俗短视频10部,开展“情暖中秋话团圆 移风易俗倡新风”等宣传教育活动3600余场次,制作发放“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册”8万余份,引导群众改陋习、树新风,在移风易俗中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