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读书中寻找快乐

◎ 许新晓

 

    读书学习,伴随我们的一生。而每个人的读书方式、习惯也不一样。我加入了一个“每月读一本书”微信读书群,书友们互相鼓励,也互相监督读书,我的初衷就是想靠“外力”来督促自己坚持读书。

    自己长期从事党媒工作,还是比较喜欢读书、看报的,每天到办公室都要先翻翻《人民日报》等报纸,处理完公务的空闲时间也会看看订阅的杂志。网络兴起后,上网、浏览手机占据了更多的阅读时间,加上越来越重的公务,读书看报的时间变得少了,阅读变得零碎了,静下来认认真真读一本书都变得“奢侈”了。

    2015年,在贵阳参加中国环境新闻记者年会,有幸结识到一批环保志愿者、科学家,他们中有长期以来关注中国江河环境的汪永晨老师,她带来了她和专家、媒体人考察黄河的记录《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一书。知道他们一路行走黄河,一路为黄河边的孩子捐书、献爱心,出于同为媒体人对前辈们爱心的崇敬,我用100元买了一本,算是对他们义举的一种支持。

    当时购买此书,出发点更多是献一点点爱心吧。后来,微信朋友圈一个新闻同行“微友”倡议建一个“每月读一本书”微信群,加入者每月必须读一本书,报上书名后,要做读书笔记,交读书心得。想到都是新闻同行,我于是加入了这个读书群,逼逼自己在网络时代好好读读书,想靠“外力”来督促自己阅读学习,有点“被动”地读书,加上对纸质书的偏爱,开始阅读手上这本《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

    一月读一本书,看似很简单容易完成,可实际阅读起来方知不是那么容易。这些年网络信息充斥,疏远了纸质书籍,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写作大都依赖网络,一下子又改变过来,一页一页地读纸质书,还有些静不下来,尤其白天,公务事多,办公室人进人出,难以集中时间静静地读书学习。但想到入了群,就要完成承诺,所以每天无论怎样,自己还是都要坐下来看看这本书,尤其是上夜班等稿时,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来阅读,匆匆间一个月也算走马观花式读完了《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

    诚如书中的书签留言:希望这些书在丰富我们的同时,也能给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之窗。确实,《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丰富了我对黄河的知识,也加深了对黄河生态的了解。

    汪永晨是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记录的是她和一些专家、媒体人和青年志愿者自发组成的黄河考察团队,从2010年开始,历时四年,从黄河源出发,循水探索,逐地寻访,一路行走黄河直到出海口。他们亲眼观察黄河现状、每一年的变化及带来的环境影响,他们亲耳聆听黄河边居民的故事与心声。

    可以说,《纪事黄河——黄河十年行(2010-2013)》既是黄河的生态人文记录,更为中国水源保护与治理、现代化建设合理规划提供极有力的参考。

    这本书算是读完了,也草拟了几百字的读后感交了,大家也相互在群里进行一些交流,确实,也有不少人没有完成一月读一本书的任务。之后,也按照“群规”读了一些和工作联系紧密的新闻业务书籍,如《总编辑手记》《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等,还结识了不少新闻界的朋友。遗憾的是,这个“每月读一本书”的微信群,出于多种原因,不到一年就解散了。

    虽然少了“被要求读书”的外界“压力”,但自己坚持读书的习惯没有“被解散”。在阅读的同时,喜欢摘抄一些精妙的文字,剪贴一些和业务相关的文章,分别取名“学习笔记”“值班札记”,把在编务值班审稿中的一些思考、发现的一些问题等一并辑录,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工作的记录。其中的不少内容还在每周一的职工会上和大家分享,收获是多方面的。时至今日,偶尔翻看一下那一本本“学习笔记”“值班札记”,在看到自己读书学习积累的痕迹时,也从那些文字中汲取不断的营养。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本领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才会有所长进、有所提高。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在实践中学习。那几年,自己通过阅读学习,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喜欢将学习的收获整理成文字,结合工作实际撰写新闻业务论文,撰写的文章刊发在行业媒体上,或收录于专业书籍中。

    没有阅读,就没有心灵的成长、精神的发育。这段借外力督促、有点“被动”读书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帮自己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帮助我不断成长,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事业进步的喜悦、人生进取的快乐。到现在,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新闻业务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