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发力 夯实文明创建基石
——北京市石景山区助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持续“升温”
◎ 董静

 

    在推进文明城区创建中,北京市石景山区坚持精细化、常态化、动态化管理,坚持将创建实践与基层治理充分结合,落实责任、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多措并举激发文明创建新活力,助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持续“升温”。

    “法”“景”融合打造法治公园

    “这个公园太漂亮了,还有很多普法知识,每天我都会来这里学一会儿法治知识。”说起家门口新建的法治文化公园,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老山东里北社区的张阿姨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法治文化、法治精神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石景山区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延伸普法触角,丰富普法载体,精心打造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教育基地等一系列特色法治文化阵地,丰富广大群众学法渠道,为基层治理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老山东里北法治公园作为系列法治文化阵地“新秀”,兼具自然风光优美与地理位置优越的双重优势,不仅是居民群众休闲漫步、游玩打卡的好去处,更成为全民趣味普法、快乐学法的宝藏之地。该公园由法治文化园和法治议事园两部分组成,通过条块化架构、点缀式布局,设置16组法治宣传景观小品,构建出集文化墙、法治树、法治长廊、法治立方、法治展板“五位一体”的法治空间,以点带面、由面及体,全面展示新时代法治建设重大成果,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参观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感悟法治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精心设计、巧妙呼应的空间布局下,园区创新探索出“法律+法理”“古代+现代”相融合的法治内容宣传模式,不断充实法治宣传内容,丰富法治文化元素,推动法治文化浸润千家万户。

    邻里“接力”让社区旧貌换新颜

    “我看可以画一些葫芦,与‘福禄’谐音,寓意好”“可以画一些熊猫,多可爱啊,大朋友小朋友都喜欢,又是咱们的国宝”“画一些花花草草也不错,又好看又简约”……这是石景山区古城路社区居民你一言我一语、围绕楼门画热烈讨论的情景。

    为改善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石景山区持续加强对老旧小区的微改造,推动社区旧貌换新颜。古城路社区秉持“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定”的理念,牵头召开居民议事会,由社区志愿者、楼门组长、老街坊代表担任楼门文化的“设计师”,共同商议绘制主题和内容,共同绘制楼门画,推动社区楼门旧貌换新颜。

    为让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同打造美好和谐的社区环境,社区还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小手绘‘大家’ 楼门是我家”少年儿童手绘家园活动。

    看到那些已经绘制完成的楼门画,居民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呵护这些精美画作,守住这“家门口”的美丽。为此,楼门组长带头成立楼门保卫队,带领居民“各人自扫门前雪”,每周开展一次楼门公共区域大扫除,共同维护楼门环境。

    聚力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

    “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内容,月月有亮点”是石景山区聚力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的生动写照。在推进文明城区创建中,石景山区着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服务平台,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尽享丰硕文化成果,得到文化滋养,收获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广宁街道是石景山区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广宁街道秉承服务群众的理念,聚焦群众文化需求,结合地区文化特色,打造了以“咏春、夏舞、歌秋、冬滑”四季为主题的十美广宁文化季,持续组织开展“博学广宁”“冰雪广宁”“自然广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在广宁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居民们享受着剪纸、皮影、泥塑、葫芦画等艺术的乐趣,参与瑜伽、八段锦、羽毛球等“家门口”的健康课堂,学习中医、电器维修、健康监测等知识……一幅幅充满感染力的国画作品、一节节生动的知识课堂、一场场精彩的非遗体验活动,让社区居民在系列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文明城区创建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实践。石景山区持续做优做实文明创建工作,让精细化治理深度嵌入文明创建全过程,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实现“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