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记“中国好人”于姗姗
◎ 本报记者 刘旭飞

 

    她坚守特殊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近十年,以无私的爱心、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折翼的天使”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她就是黑龙江省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校长于珊珊。今年7月,于姗姗获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返乡开启特殊儿童公益救助之路

    2013年,于姗姗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毕业后,于姗姗进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事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在那里,她目睹了自闭症儿童家庭的艰辛与无助,也深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2015年,于姗姗得知自己的家乡密山市没有特殊儿童康复机构,许多患儿家庭不得不长途跋涉到外省就医、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后,感到非常难过。“作为一名学医的人,我想为家乡的患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姗姗说。

    于姗姗毅然辞去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工作,放弃省城的优渥待遇,回到家乡创办特殊儿童康复机构。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于姗姗却坚定地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乡的患儿受苦受难。”

    2015年8月,于姗姗在自己80平方米的家中打造家庭康复点,开启了特殊儿童公益救助之路。回忆起那段时光,于姗姗感慨地说:“那个时候,我们一个月只收几百元的费用。这几百元钱在外面可能只够训练半个小时,但是我们让孩子在这里全天上课。”她的事迹很快在当地传开,越来越多的患儿家庭慕名而来。

   点亮特殊儿童的希望之光

    于姗姗介绍,特殊儿童的日常训练主要是提高认知、语言与社交能力,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她耐心地教导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物品认知,也需要教上百遍,但她却从不言苦。

    “每次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眼神,看到家长和我分享孩子们的进步,我就觉得我要坚持。”于姗姗说,她的坚持和付出换来了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有的孩子从最初的不会说话,到后来能够喊出“妈妈”;有的孩子能够进入学校正常上学。这些变化让于姗姗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然而,特殊儿童的教育并非一帆风顺。于姗姗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有的孩子会突然情绪失控、哭闹不止,有的孩子会不受控制地流口水或在地上滚来滚去,还有的孩子甚至会打她、咬她、吐她口水。面对这些,于姗姗总是用温柔的话语和亲切的动作安抚孩子们的情绪。

    “这些孩子也是天使,只是他们的翅膀受伤了。我要用我的爱和耐心,为他们疗伤、为他们加油。”于姗姗说,希望通过她的付出和努力,让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走出阴霾、迎来光明。

    为更多人带去希望和温暖

    随着前来就诊的特殊儿童越来越多,于姗姗的康复中心也亟待扩展,她倾尽所有积蓄和精力,先后两次搬迁,从最初的80平方米家庭康复点,到如今1700平方米的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宽敞明亮、设施完备的康复训练环境。
    在康复中心,于姗姗不仅亲自参与孩子们的康复训练,还积极组织教师业务培训、举办讲座和公益科普活动。同时,她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带动着整个康复中心的发展与进步。

    “单纯地救助特殊儿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首先要提高家长的认知。”于姗姗说。她积极对接残联、妇联等部门,多次召开讲座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帮助家长学习了解并具备早期筛查的能力,便于对黄金期的特殊儿童进行最佳的抢救性康复救助。

    在于姗姗的带领下,密山市儿童康复中心先后救助了530多名残疾儿童,为家长提供免费康复咨询服务560余次,线上线下科普人数2万余人。目前,救助的患儿中有85%可以回归到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小学就读,15%进入特殊教育学校。

    “每次看到孩子们取得进步、看到家长们露出笑容,我就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于姗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与坚持,她的故事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特殊教育的行列中来,为更多的特殊儿童带去希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