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衰与近代知识分子转型

◎ 李昕晔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大多数官僚由士族世袭,以及由地方推荐,从而产生门阀垄断现象。而科举制度则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制度性桥梁,使普通学子得以跨越身份障碍,步入官僚阶层,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然而,随着王朝危机的加深以及新学的不断传入,传统儒学因无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而逐渐衰落。随后科举制的废除,使士大夫身份阶层被新的职业群体取代,构成了全新的社会阶级。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回眸

    科举考试作为选拔高等文官的重要途径,从以行政区划最末端的县为单位的县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往往有近十万考生参与其中,历经乡试、会试等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的考生,进而步入官僚体系。

    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机制,科举考试着重考察考生的两项核心能力:文章写作与经书解读。至明清时期,八股文成为科举作文的标准化格式,要求考生深入研习经文义理,方能创作出既符合八股规范又蕴含经文深意的佳作。这一过程促使学子深刻领悟经典思想,将经学思维内化于心,从而成长为秉持儒家价值观念的士人。

    科举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封建统治的稳固与持久。其缘由在于,封建统治的核心是以儒家伦理政治意识为基石,由有德者对民众实施教化。然而,在这一体系中,似乎官僚只要拥有文化能力和道德品质,就可以去指导民众、治理国家,而治理所需的行政专业知识,则未被纳入科举考试范畴。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19世纪后半期,承担政治近代化改革重任的,仍是那些接受传统经学教育的官僚士大夫,这使得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二、西学涌入与传统儒学的危机

    中国近代化改革的启幕标志为“洋务运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挫败,迫使士大夫承认西方国家在军事实力与科学技术上的领先,进而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意愿。然而,这种学习并未触及中国传统教育机制的根本,多数士大夫认为,中国的落后仅在于技艺层面,而非思想体系或社会政治制度。因此,尽管国家面临危机,但经学价值信念依然稳固,教育体系中仍以经学为主导,仅在此基础上增设了洋务学堂,以培养制造、外交、军工等领域的实用人才。在士大夫主导的知识界看来,京师同文馆、电报学堂等洋务学堂,不过是应急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一旦需求减弱,便面临被裁撤的命运。洋务学堂的学生多来自贫寒家庭或科举落榜者,真正的科举精英并不愿涉足洋务知识。这些学生难以融入士大夫阶层,多充任士大夫的幕僚、秘书等职位,处于知识分子的底层,未获社会充分重视。因此,洋务运动期间培养的新型知识分子数量有限,但亦涌现出冯桂芬、李善兰、王韬、郑观应等“条约口岸知识分子”。

    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舞台,也为新思想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契机。这些口岸城市远离传统政治文化中心,成为中外思想交汇的前沿。“条约口岸知识分子”受过良好传统教育,因家境贫寒或科举不顺而转向开放城市,从事西书翻译、新闻工作等职业。他们与传教士、商人频繁交流,亲身体验到西方机械技术与自然科学的优越性,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办法应“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以算数、历法、河工等“富强之术”,即在保持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引入西方实用技术。这一观点影响了上层官僚的决策,如李鸿章在上海、广东开办的新式综合性学堂,便参考了冯桂芬的章程规划。

    “条约口岸知识分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观,实则透露出他们对传统道德伦理及制度的深切忧虑。他们认识到,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经学已无法全面应对晚清中国面临的挑战,必须博采众长,方能走向未来。尽管作为少数派的“条约口岸知识分子”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有限,但他们将西学融入儒学的观念,纠正了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偏重道德思辨而忽视经世致用的倾向,为20世纪知识分子由恪守经典向崇尚新学的转变,奠定了部分思想基础。

    三、科举废止与新型知识分子的崛起

    引发知识分子界深刻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是科举制度的废止。步入20世纪,清政府着手实施名为“新政”的一系列政治革新,至1905年,历经千余载的科举制度,在日益高涨的批判声中宣告终结。科举作为维系士大夫阶层存续与再“生产”的核心机制,以及学者与官僚身份等同的桥梁,其废除不仅颠覆了中国统治阶级千百年来赖以稳固的根本架构,更对知识分子群体的构成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往昔“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规划自身的前程,留学教育因此成为关注的焦点。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已出于技术学习的目的,向欧美派遣军人与幼童,专攻海军技术、铁路制造及船政等实用领域。随着留学热潮的兴起,学子们的志向不再局限于机械技术的研习,而是扩展至政治、法律等人文科学领域。留学群体的构成亦发生转变,由原先的官派留学生为主,转变为更多基于个人求学意愿的民间自费留学生。

    对于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清政府采取了考试录用的方式,吸纳他们进入官僚体系,服务于统治阶级。然而,随着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学子的职业路径日益多元,入仕已不再是唯一选择。留学归国者怀揣多样理想,或投身军旅,或兴办实业,或从事教育,或参与革命,共同推动了社会多方面的改革同步且迅速地展开,打破了科举取士所形成的高度一元化社会权威结构。

    然而,清政府的“新政”未能扭转其危局,面对内忧外患,士大夫阶层逐渐丧失了思想界的领导权,那些接受了西方教育、拥有新职业选择与政治观念的知识群体,则从改良阵营中分化出来,重新审视国家命运。他们以西方近代思想为武器,矛头直指清政府,通过革命手段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推动民主共和制国家建立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清朝末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堂的崛起,孕育出一个掌握科学知识、秉持近代思想观念的新兴知识阶层。这一阶层不仅成为引领时代思潮的先锋,更是推动国家迈向民主共和的重要力量。相比之下,官僚阶级中的士大夫,因固守与时代脱节的义理取向,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彻底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制度根基,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深入剖析晚清知识分子群体的演变,不仅可以从思想层面洞悉封建体制瓦解的缘由,还能揭示社会政治领导力量的深刻变化。(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