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守护红色丰碑
——记“中国好人”顾平
◎ 本报记者 朱乔明

 

    退伍后,他坚守与战友的誓言,守护烈士英魂43载,收集红色文物2000余件,整理上传2330名烈士名录,跨越40万里为37名烈士寻亲,把曾经简陋的陵园打造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他年均宣讲百场红色故事,带领志愿服务团队累计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残疾人1491人,个人捐款超10万元。他叫顾平,曾任江苏省东台市三仓烈士陵园主任,先后获得“全国红色文物保护感动人物”“江苏好人”“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等荣誉。11月12日,顾平入选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顾平生于1957年5月,1976年3月光荣入伍,先后5次获得部队嘉奖。目睹战友们的牺牲,顾平心中既悲痛又惋惜,因此,他与战友立下生死誓言:“活着的人一定要带着逝者的使命报效国家,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1981年,心中记挂着与战友誓约的顾平退伍回到东台,当得知三仓烈士陵园即将扩建,他主动放弃当时较热门的单位,提出到陵园为烈士“站岗”。

    当年的三仓烈士陵园是乡镇陵园,仅有1945年修建的烈士亭、苏四分区抗日烈士纪念碑和公社划拨的2亩多地。面对简陋的环境,顾平努力克服困难为扩建陵园创造条件,他借来油布搭工棚,自己打砖井取水,没电就用马灯照明,没有资金就凭公社开具的介绍信到各单位跑捐款。为充实陵园展陈,他先后奔赴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收集粟裕将军遗物等红色文物2000余件,打造特色主题建筑群。在顾平和一班人的不懈努力下,扩建后的三仓烈士陵园由原占地面积2.34亩扩展到64.7亩,形成了“抗日烈士”、粟裕将军、东台英烈、新四军一师等主题系列建筑群,成为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德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前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30余万人次。

    在陵园建设期间,顾平19岁的女儿不幸因病去世,爱听爸爸讲红色故事的女儿在临走时说:“希望爸爸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的少年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丧女的巨大打击下,顾平忍着悲痛坚持完成了陵园建设展陈,并将对女儿的深深思念都倾注在红色文化建设上。他说:“少年一代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把红色传统、革命传统讲给他们听,让他们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情。”

    在东台市的各个学校,每到重要时间节点,学生们在操场的国旗下常常能看到顾平笔挺的身姿。近年来,顾平走进学校、军营、社区、单位等,为大家讲述东台的抗战故事,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新风正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顾平退休后仍坚持担任陵园顾问和志愿讲解员,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接待4000余人次,讲解10余场次。

    在三仓烈士陵园内,有一座“六十五烈士之家”,据顾平介绍,1946-1947年间在栟茶角斜战斗中牺牲的烈士遗骸安葬于此。在顾平和同事们的多年努力下,现已为其中2名烈士找到了亲人、14名烈士寻到了名字。
    坚守誓言的顾平,43年如一日为英烈“站岗”。为让英雄安息、精神传承,他倾注全力投身“慰烈工程”,共计整理上传2330名烈士名录,奔波40万里路程为37名烈士成功寻亲。他说:“43年来,我时刻不忘革命英烈守灵人、红色文化传承人的使命担当。烈士们把鲜血和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受点累流点汗又算得了什么!”

    在为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奔走的同时,顾平还心系残疾人和抗战老兵,他组建东台市好人缘助残协会三仓志愿队并担任队长,与“中国好人”、东台市好人缘助残协会会长邓兵共同推进实施“千百十”助残工程、“助残献爱心、情结好人缘”助残助学项目等,积极帮扶残疾人,目前已累计走访帮扶1491人,个人捐款10万余元。

    顾平说:“获得‘中国好人’这份殊荣,是对我们三仓烈士陵园建设工作的肯定,是对退伍老兵的褒奖。我将继续讲好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尽最大努力贡献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