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中蕴藏致富新“密码”
​——四川汶川县灞州镇生态旅游发展纪实
伍排勇  欧阳漆

       

    薄雾朦胧、竹林摇曳,百年杉木、成片的李子树已经泛黄。近日,走进四川汶川县灞州镇平均海拔2300米的克枯村巴布纳森林公园,游客感受到的便是这藏匿于大山深处的自然生态之美。

    “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巴布纳森林公园入口大门,它以羌民族图腾‘羊头’为主体,融入了冰瀑、杜鹃花、草甸等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元素。”灞州镇克枯村驻村第一书记钟毅说,目前,巴布纳森林公园的入口已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一个月后就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计划赶在冬季冰瀑景观形成前对外开放。

    巴布纳森林公园于2017年在原四川省林业厅的帮助下,以原大寺村全村范围为界,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该森林公园占地936.27公顷,公园内共有植物554种、动物229种,有冰瀑、草甸等自然景观。

    为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最大经济效益,从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中找寻到振兴乡村的致富新“密码”,四川省林草局派驻汶川帮扶工作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认为克枯村在成都2小时经济圈内,同时,生态旅游拥有年10万人次的客源基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基础条件较好。于是村“两委”决定在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新场景,进一步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阶段,我们更要带领老百姓发展富民产业,为此,我们坚持做好巴布纳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同时利用好巴布纳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本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这一富民产业。这两年,我们已投入近3000万元,示范、引领、带动生态旅游新场景新业态,下一步,当地老百姓会逐步参与到民宿、农家乐的发展和整个生态旅游产业链中来,让克枯村成为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钟毅说,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在四川省林草局的支持下,克枯村编制了《巴布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0)》《汶川县灞州镇克枯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策划落地性方案(2021——2025)》。明确了分三期实施,规划总投资6000-8000万元。其中,一期主要围绕公园内大寺冰瀑景观提升和游客服务集群开展建设;二期围绕森林公园、草甸景观和体验、服务设施等进行打造;三期将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打造夜生活风情街、农家乐、羌文化演绎等项目。

    “灞州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资源,我们始终坚持以绿色田园为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古羌文化为内核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率先为克枯村量身定制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配套的规划落地性策划方案。”灞州镇党委书记张琴说,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入推进,灞州镇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新业态,成功探索出“两山”理论发展转化的新路径。

    沿着宽敞的村道一路前行,由(原大寺村)村“两委”改建的集餐饮接待、休闲茶歇功能于一体的三层接待服务中心已全面完工,投入试运营阶段。一栋栋美观精致的小木屋依山而建,游客们三三两两走进小木屋拍照打卡,用镜头记录下当地自然生态的美好画卷。

    “周末和朋友来游玩,感觉真的太美了,冬天还有冰瀑。”来自成都的游客黎浬在体验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后,表示还要带更多朋友来玩耍体验。

    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了,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看到村里的乡村旅游发展,纷纷自愿参与到旅游建设中。村民张光桃将家里200多平米的住房出租给村里引进的旅游公司经营。“房子装修都是公司出钱,租用8年,8年后可以续租,也可以自己经营。现在每个月有1500元租金,自己还能在家里打工,没想到我们高山上的村民也能吃上旅游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近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生态环境部为第六批5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命名,汶川县名列其中。这是汶川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点绿成金、转绿为金、添绿增金的两山“转换”路径,实现高颜值生态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巴布纳省级森林公园设立以来,全县结合保护和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巴布纳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用规划指导发展,加快构建分类科学、布局合理、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同时,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森林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汶川县林草局副局长杜鹃说,汶川县将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突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以大熊猫生态旅游业为旗舰,以竹产业、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药材、森林康养等为支撑的特色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近年来,汶川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一江四区”为重点,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干旱河谷生态治理、大规模“绿化全川”、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当前:A4版(2022年12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