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越六省贯五岭,汇千渠集万溪,浩浩荡荡地奔赴南海。
抬眼望,珠江水滋养着丰腴的南粤大地,造就出岭南文化的基本形态;观微处,珠江水也浸润着市井百态,映照出花城烟火,形塑出广州人的特质禀赋。
有水就有船。岭南文化与珠江水、与江上船密不可分。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满载悠扬粤韵;贸易商船顺珠江向海,让“南粤风”吹向世界;华侨登船而归,让岭南文化既“采中原之精粹”,又“纳四海之新风”。
◎ 漫步粤剧博物馆
粤剧戏班沿江巡演 生活出行皆在红船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区是岭南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清中叶以后,广州成为“一口通商”口岸城市,活跃的经济活动也成就了生机勃勃的文化盛景,用清代文人熊景星的话来说:“红云十里,八桥画舫,游人萃焉”。
如今,这幅胜景已在荔枝湾畔重现。穿过古朴骑楼、小桥流水,步入位于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未踏出曲廊月门,已听到从广福台传来的声声粤韵。走近一看,登台亮相的还是粤剧小演员。在广福台的斜对岸,一艘用红色花岗岩雕刻的“红船舫” 停泊在晚沙湖边,船头与广福台相望,重塑了“小花旦”“小小生”的前辈们当年搭红船四处登台演出的场景。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因为两广(广东广西)陆地交通不及河道,而粤剧戏班常在珠江三角洲及广州沿河一带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早年本地戏班生活居住在船上。船的外部漆上红色,所以称为红船。当时的戏班也叫做‘红船班’,粤剧艺人则称为‘红船子弟’。”讲解员介绍道,“不过,红船只是戏班生活的地方,演出并不在船上。戏班在停好船之后,登岸搭棚唱戏。”
博物馆的室内展厅里还有另外一条“红船”——展览团队重新研究了红船的历史与构造,定做了一条约5米长的红木红船,更细致地重现了红船子弟的生活。“红船其实分成‘天艇’和‘地艇’,天艇上的是文戏班,地艇上的是武戏班。”讲解员说。
回溯粤剧的诞生与发展,“采中原之精粹”的岭南文化特质尤为凸显。讲解员介绍,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广州地区民间流行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与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广州是代表岭南的重要地区,对外来戏曲持开放态度。在千百年间的互相磨合、互相影响下,逐渐形成今天的粤剧。”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家凤曾这样分析。
◎ 探秘十三行博物馆
外贸船曾林立珠江 “南粤风”吹向世界
离开粤剧艺术博物馆,沿着恩宁路向东走到上下九路,再步向南面,没多久便到了位于文化公园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前述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口通商”政策,即只保留广州十三行与欧美各国进行贸易,这把广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推上历史高峰。数不尽的大船小艇在珠江上“桅樯如林”,继而把“南粤风”“中国风”吹向世界。
1739年从瑞典首航远渡驶赴广州十三行的“哥德堡号”,1784年首航来穗、首艘来华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船身前部绘有一双大眼睛俗称“大眼鸡”的“丰晋行”名下广式商船“三益号”……由多艘船模组成、重现鼎盛时期的“珠江帆影”是当年商贸兴盛的一个缩影。
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作为1757年至1842年清政府唯一对欧美通商的地方,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从此处销往世界各地,大量白银经粤海关流入中国,客观上使广州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的窗口。
其中,广绣、广彩瓷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典型案例。“清代中国陶瓷受到欧美上流社会的普遍喜爱,中国名瓷大量出口。同时,为了适应西方的审美情趣,在广州绘制加工的广彩瓷器器型、纹饰、色彩随潮流而变,风靡欧美。”讲解员说。如今,在博物馆,人们能看到绘有“DARLING ELIZABETH(亲爱的伊丽莎白)”、“1757”年号标识和外商船员与爱人惜别与重逢图案的广彩洋人远航图大碗,装有欧式洛可可风格卷叶纹装饰的广彩镶铜盖瓶,绘有十三行港口风景图的“热销纪念品”广彩杯、碟等,都是这种文化融合的见证。
◎ 感受华侨博物馆
游子乘船出海 融通东西文化
文化由人创造,而人又是文化的载体。岭南文化得以“纳四海之新风”,离不开华人华侨巨大的贡献。随着讲解员的一一介绍,广州华侨博物馆展现了他们的故事:
从广东走出去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美国留学生容闳,归国后奔走呼号,以实施强国之策,亲自创办留学生学堂。出生于广州西关十二甫的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后来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恩平人冯如,1909年在美国奥克兰成功试飞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双翼飞机。1911年,他把飞机制造公司迁回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博物馆展示了“冯如”二号等5架飞机模型一字排开,展露“志在冲天”的豪迈气概。
身在异国的华侨,亲身感受世界进步的浪潮,更时刻关心祖国的发展。在抗日战争中,海外侨胞更是与全国同胞同仇敌忾,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持祖国抗日,不少广府华侨为革命英勇献身,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华侨的印记深深铭刻在中国历史上,同时也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广州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他们在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对广州传统的岭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讲解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