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乡建梦”
苗勇

    

    编者按

    农,为天下之本。中华文明,因农而起,因农而兴,因农而久远。自古以来,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秘笈。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近代以来无数充满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的梦想。今特刊载知名作家、《晏阳初》作者苗勇梳理的晏阳初乡村建设理念、方法和途径。

    晏阳初用了70多年时间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狭义上指建设乡村,繁荣乡村,从而实现乡村现代化;广义上则指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造。乡村建设“虽始于乡村,但并不止于乡村,它不过是从拥有最大多数人民的乡村下手而已”,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民族再造”。

    为实现“民族再造”,晏阳初认为,中国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开发乡村中的广大民力,做好固本工作。他的乡村建设理念、方法和途径,集中体现在乡村改造运动十大信条中: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深入民间

    晏阳初长期在国外求学,毕业于耶鲁和普林斯顿双料常青藤大学。但在乡村建设中,他反对全盘西化,明确提出要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建设。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分子应带头为中国寻找出路。提出知识分子应回归大众,走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

    尽管晏阳初已经有了在一战欧洲战场教授劳工识字的经历,但他在回国后还是身体力行,用了大半年时间,深入中国19个省份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对当时农情进行了深入了解。1926年开辟定县实验区后,晏阳初率领平教会全体成员及家属深入条件艰苦的定县,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在深入实际中逐步树立了他的农民观。

    (二)要想“化农民”就必须“农民化”——向平民学习

    晏阳初认为,深入农村的目的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协助人民大众解决问题。要彻底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虚心向农民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当人民的先生,首先要做人民的学生。

    晏阳初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开展乡村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当时国内文化教育界许多知名人士,以及众多海外归来的学者,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举家迁入偏僻艰苦的定县,最多时超过500人,“博士下乡”成为美谈。

    晏阳初这样注解走进民间的真实意图:我们知道自己不了解农村,才到乡间来求知道。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可是农民化不容易,必须先明了农民生活的一切。

    (三)“自力”方能“更生”——激发民力,与农民共同计划共同工作

    晏阳初坚信平民是社会改革的主力,认为自然科学需要研究室,社会科学的实验也需要实验室,但这实验室不是在屋子里,不是在图书馆,而是在农村。他的工作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分子要沉下去。在他领导的乡村建设中,首先做的是对平民的启发、教育、宣传工作,让平民树立主人翁意识与从事改革的主动精神。一切计划、方案及方法都要与他们共同商量研究,要使我们所掌握的科学道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二是农民要参与进来。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开发。他提出“建乡须先建民,一切从人民出发,以人民为主,先使人民觉悟起来,使他们有自发自动的精神,然后一切工作,才不致架空。”

    三是主动性要激发出来。晏阳初认为须先促成平民“自力”,然后才有“更生”的希望。他指出“要达到开发民力的目的,须从整个生活的各个方面下手”,必须灌输知识,增加生产,保卫健康,促进组织,因为知识、生产、健康和组织都是一种现实的力量。

   (四) 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从他们所知开始,用他们已有来改造

    晏阳初说:发扬民力,开发展力,改造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千头万绪从何开始?要从平民最迫切问题入手,从他们所知道并能理解的地方开始,在人们现有的基础上来进行改造,要求乡村工作人员将复杂而高深的科学知识简单化,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要深入浅出。如果农民听不懂,用不上,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比如,在定县时,他通过灯笼让大家学习节气。晏阳初为让平民接受农谚和节气歌谣,将其写在用以照明的灯笼上,趁大伙儿乘凉的时候进行讲解。

    (五)示范带动,以点促面——以表证来教习,从实干来学习

    晏阳初所谓的表证,就是“榜样”的意思。晏阳初在乡村建设中,开展了规模宏大的定县实验,以县为单位,进行全国化的社会大实验。后来,又将这种方法推广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科学深入民间。

    定县实验中,生计教育的成效如何,关系到农民投入乡村改造的热情,关系改造运动的成败。如何推行生计教育,在当时的中外教育史上又无前例可循。采用传统的学校式的正规教育方法更是不可行的。于是,他们创造了表证农家的方法:挑选平民学校成绩好并热心农业技术改革的农户,作为表证专家。以此作为当地农业推广的中心与农业经济建设的枢纽,通过他们实地操作、实际成果与现身说法,向其他农民做表演示范。这样就把课堂搬到了农田、变书本教学为实干学习。

    (六)注重实际效果,不做表面文章——不是装饰陈列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所进行的一切,不是为了装饰陈列,专门拿来供人参观的,而是为了在农民实际生活中发生效应的。

    定县实验过程中,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但有些人对定县乡村改造的市政设施感到失望,认为没有平坦的马路与像样的建筑。晏阳初说,我们向来不主张做表面文章,我们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多年来一直靠募捐得来的资金维持事业,从来舍不得多花一文钱。我们要扎扎实实搞实验,注重实绩,企图为各地各国提供一个示范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看得亲切,学得容易,富有实效。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是为广大贫困地区的劳苦大众服务。如果我们提供的模式是一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那就失去了乡村改造的意义。

    (七)整体推进,综合施治——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个体系

    晏阳初认为,乡村改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晏阳初以系统化的视野审视农村教育改造。在开展乡村建设时,他通过深入调研,因地制宜提出四大教育。一是文艺教育攻“愚”,简化汉字,教育农民读书识字明理,并以培育农民剧团的方式,提高农民的艺术力和创造力;二是生计教育治“穷”,传授农民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培育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提倡农民搞副业,增加经济收入;三是卫生教育攻“弱”,创建农村医药保健制度,避免了因贫无法治病,因病加剧贫穷的恶性循环;四是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农民的道德意识和集体观念。

    (八)系统谋划,统筹兼顾——不是枝枝节节,而是统盘筹划

    晏阳初认为,社会既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乡村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在进行这项工程的过程中统盘筹划。比如:乡村最迫切的问题是贫穷,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自然首先是发展生产。

    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多方面的,并且彼此之间互相联系,满足了一方面的需要,只是解决问题的某一方面,只有使各方面的发展需要都得到满足时才能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此,为减少传染病,他指导农民修建井盖,适时消毒灭菌;乡村缺少医生护士,他们就在各处建立各区保健所,培训医生、护士;同时,训练助产士代替旧式产婆,向旧式产婆普及医学常识;为了帮村民增加收入,他们引入优良棉花;为了启发村民民主意识,他们先后组织成立了平民学校同学会和村民自治组织。

    (九)弃旧图新,锐意变革——不是迁就社会,而是应改造社会

    乡村改造既是一种社会改造运动,就意味着要对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种种问题采取革命的措施,弃旧图新,走向光明。晏阳初说:“我们肩负的使命要求我们应当永远迎着困难上,向困难挑战,最终战而胜之。因循守旧,得过且过,就会固步自封。”“我们当今处在人类社会的一个大变动时代,改革是时代的潮流,要创造一个新社会,自己就必须与时俱进。要有旺盛的斗志,时时刻刻准备应付各种困难与挑战”。

    (十)当好农民朋友——不是救济,而是发扬

    晏阳初认为,平民并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发扬智慧的机会。晏阳初的这种看法起源于在一战法国战场为华人劳工服务时,他发现这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工“苦力”虽然被各国士兵瞧不起,却并不蠢笨,只是因贫穷没能接受教育。于是他从常见字中挑选出一千字,编成学习材料,办起了识字班,鼓励工人免费学习,还用白话文编写《驻法华工周报》,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新思想。其中一件事对晏阳初震动很大:一位“苦力”来信说:“先生大人,你自办报以来,我知道了大多天下事,但你的报太便宜,恐怕不久以后会关门,我愿把战争中存下的三百六十五个法郎捐给你办报。”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晏阳初,多年后,他说起此事“是‘苦力’教训了我,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发扬他们的潜伏力。”


 

当前:3版(2023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