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慢读书
孙晓帆

    

    我对读书偏爱,感兴趣的书,喜欢一读再读。越是反复看,越觉得有滋味,收获越多。对比吃美食,反复看书的营养是叠加的,滋养是深层次的。

    作家严歌苓说:太好的文章如同太好的餐食,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得回味、反刍,才能汲取它的营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收获有时候是无意识得到的。那时,村上有一位老先生拿皮鞋和草鞋之比来教育孙子读书:好好读书,将来就能穿皮鞋当体面的人;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穿草鞋干粗活。这个段子曾在村里流传了一段时间,而在我懵懂的意识中,只知道多读书很重要。后来,我在老阁楼上翻到一套蒙灰的《西游记》和几本历史杂志,看到降妖除怪和一些成语典故,竟一下子沉浸其中,没事就反复翻阅,完全忘记了读书会有好鞋穿之说。

    因为没有别的书可选择,我只能把一本旧书翻来覆去地看,看着看着就记住了故事情节,理解了人物特点,有时讲给一起玩的小伙伴听,她们听得津津有味。那时,广播里流行各种评书,讲解也很慢,一句话有时解释半天,我耐着性子听,也完全理解消化了。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我听得如痴如醉。得益于经常听评书,上初中时,语文老师突袭考试文言文,我毫不费力就把试卷做完了。

    慢读诗书有益于体会古典文学的韵味。如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还有很多唐诗宋词,慢下来读,方能朗诵出韵味。循着诗的节拍和韵律,让诗文的意境渗入自己的想象空间,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从而与作者一同悲喜,产生共鸣,仿佛跨越时空与作者链接了情感,瞬间梦穿千年。

    上学时我有大把时间在图书馆借阅名著。《简·爱》《飘》《巴黎圣母院》等经典名著,都是不可不读的好书。那几年,我对经典小说持久偏爱。一点点慢读,收获很大。有时同学之间聊天,感叹某书中的某句真是神来之笔,熟读过的人能立即共鸣,泛读者则很难接上话茬。我读《简·爱》,发现了自己认同的爱情观,特别欣慰,读到精彩处,会深深震撼。反复看《飘》,强烈感受到主人翁斯嘉丽的勇气,感悟到人生没有永远的低谷,身在泥泞要学会忍耐,永远不要坐以待毙,毕竟“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工作后看书的时间少,商业化时代,什么都讲究实用、快进。有些人读书之多、读书之快让人羡慕。我也曾尝试速读,只攫取有用的部分。可惜忙碌了一阵后就什么也记不住,没什么收获。

    一本好书,我始终心心念念,需慢慢品,才觉得踏实。

    在朱光潜看来,“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读书的数量不是首要的,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思考的程度才最珍贵。

    我对此深以为然。


 

 

当前:3版(2023年01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