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决定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并制定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2022年—2025年,遴选两批共计100个左右的县(市、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方案》的出台,为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再加一把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作为新的路径和方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以文化为楔入点,丰富文化创意元素,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乡村宜居又和美
“来,我们大家再跟着音乐来一遍。”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锦江镇莲花社区综合文化站,社区文艺队的人们正在舞蹈室排练节目。
“我们平时在社区广场上表演,遇到天气不好,就到社区专门的舞蹈室排练,巴适得很。”年过七旬的李玉彬是莲花社区文艺队队长,她介绍,社区文艺队有40多人,年纪从20多岁到80多岁。文艺队不仅会在社区开展文艺表演,每年还要外出演出几十场。
“社区给我提供了工作室,我可以在这里安心创作、展示作品,让大家都来了解棕编和糖画技艺。”年近六旬的黎明贵是莲花社区居民,从事棕编技艺30多年、糖画技艺20多年。
这些年,黎明贵看到社区在重视文化方面的努力,也看到了社区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因此,他也愿意为社区文化建设出一份力,表示只要社区有人愿意跟他学,他都免费教。
社区里提供丰富多彩的综合服务,让村民各得其乐;四通八达的道路连接起成片的果园,村民们在家门口就业……人们用来描绘“诗与远方”的场景,就出现在这里。2022年,锦江镇入选四川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
“综合文化站占地约8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为公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文艺演出、普法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锦江镇宣传委员郭姝介绍,近年来,锦江镇持续建设美观舒适、配套齐全、运营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回应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有幸福感的村社,远不止这一个。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聚金村文化礼堂热闹非凡,文艺汇演、集市小摊、趣味游戏……一场“我们的村晚”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到新春的喜悦。而在武原街道城西村文化礼堂举办的“2023我们的村晚”暨城西村特色文化项目中,戏曲、表演唱、快板、舞蹈等多种形式轮番上演,展现了当下村民的幸福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海盐县通过文化礼堂打造,探索出一条推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路径。这几年,文化礼堂在海盐遍地开花,智慧书房、礼堂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也逐步遍及,“点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据悉,目前,海盐共建有121个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智慧书房12家,礼堂书屋35个。
同时,海盐积极探索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新途径,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市场参与”的农村文化礼堂多元参与合作新模式,开展礼堂文创市集、非遗展演等系列活动,培育新的业态及经济增长点。
扎根本土文化留住乡愁,乡村美丽更有活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村文化建设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需求,成为凝聚乡情民心的纽带,也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平台,让乡村的氛围更加和谐也更有活力。
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乡村博物馆在传承乡村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中亮眼的人文景观和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
走进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东红村,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在这个面积2.2平方公里的村落中,分布着8间乡村博物馆。舂米机、捕鱼船、纺车、煤油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展示着当地的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
东红村历史悠久,村庄原始面貌保存较好,有百年以上古民居600多间。在2018年开展的“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东红村修缮恢复560余座古民居,以利用促保护,打造了“民俗嫁妆”“竹编家具”等8间各具特色的乡村博物馆。馆内的展品大多是村民们清理出的农具、旧家具、日用品等,这些老物件在乡村博物馆中“变废为宝”,作为村史民俗的见证,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风景秀丽的浙江杭州超山风景区东园东侧,3座明清时期的徽派老房子静静矗立,这就是江楠糕版艺术馆,被列入浙江省首批乡村博物馆名单。这是一家专业收藏糕点制作模具的博物馆,藏品有6000余件。馆内展览讲述了糕版与风土习俗的密切关系、糕版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糕版文化。江楠糕版艺术馆还在塘栖第一小学成立分馆,定制糕版文化系列课程,并培养小小讲解员,让孩子们了解江南水乡的民俗,感受糕版文化的魅力。
也有一些地方从非遗入手,推动乡村建设。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就把做好非遗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开篇局”,以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大黄河口非遗要素挖掘力度,加快推进非遗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传承黄河非遗精粹,赋能乡村振兴建设。举办植物染、老粗布、泥陶、虎头鞋等主题的非遗课堂,让孩子们目睹之、耳听之、手动之,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同时,把兴趣变特长,着力培育专业的非遗传承人才,截至目前,举行非遗研学活动70余次,参与者6000余人。
同时,垦利街道探索“非遗+产业”,进一步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成立草编专业合作社,带动合作社周边十余个村闲置劳动力加入草编制作行业,增收致富成果显著。
潍坊市临朐县素有“书画之乡”“小戏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的美誉,目前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31项。这几年,临朐县推动产业扶贫与非遗产业化运作融合,打造非遗就业工坊10个,拉动了非遗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实施非遗“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工程,建成非遗特色村40余个,带动6000多人就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非遗传承“三赢”。
呈现文化新景观消费新场景,文旅发展产业共振
花桥上,耄耋老人悠闲纳凉、织布缝补;鼓楼边,百年古树枝叶繁茂、独自成荫;小溪旁,稚气孩童嬉戏玩耍、无忧无虑……此番景象,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写生绘画者、自驾旅行者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栽麻镇大利侗寨打卡。
在大利,不仅13家特色民宿舒适舒心,还有古树古井、古道古居、侗族大歌、大利侗戏、蜡染刺绣等令人叹为之绝,每一种文化符号在一代又一代工匠的默默耕耘下,都得到了薪火相传。
“以前,我们编织只是用来做腰带等;现在,编织既是传承,又能有收益。”农家别院内,耄耋老人杨世美正穿针引线,专心致志地编绣品,织致富之梦。大利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旅游+”,创建研学基地,合力推进生态保育、设施完善、村貌提升、旅游发展、传统复兴、产业振兴同频共振,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国家AAA级景区的华丽蜕变。
一座“古村”激活振兴引擎,一次“探索”照亮似锦前程。锦屏文斗村利用“锦屏文书”开发,打造特色研学游;雷山麻料村以“银饰锻造”为示范,打造“天下第一银匠村”品牌;黎平黄岗村以“一主题四提升”为基准,打造“侗族大歌之乡”……在黔东南,各传统村落从基础薄弱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焕发为美丽宜居、富足文明的特色村寨,各族群众梦想正照进现实。
此外,黔东南州以苗年、侗年、姊妹节等为契机,打造“千村百节”品牌,通过举办“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百村歌唱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百万游客打卡黔东南”“村BA”等,不断增强非遗传承发展活力,激活非遗节庆旅游动能,有效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建成37个非遗工坊,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建成10个非遗旅游示范点,许多特色非遗项目有机融入旅游,众多传承体验设施成为非遗体验游、非遗研学游的网红打卡地。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2015年就建成农耕文化展示馆,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当地趁热打铁,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开发更多体验性项目,增强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在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进行种菜、采摘、烧柴火等活动,感受土地翻耕、育秧、插秧、收割、入仓的全过程,体验打麻糍、切糖片、做米圆、酿米酒、做豆腐等农家乐项目。文旅融合带来了人气和商机,小小的村子一年能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
深挖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旅游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升级农家乐、做优新民宿,做特新庭院、体验新田园,打造一年到头、四季皆有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乡村人居环境,品尝乡愁滋味,唤起凝练在心灵深处的家园意识和亲和感,乡村文化新景观和消费的新场景不断涌现,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正澎湃激发。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政策梳理
◆ 2021年4月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方面提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 2022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 2022年4月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这标志着在新的发展阶段,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完整概念,强调以文化产业来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正式的指导政策。
◆ 2022年11月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5亿元,支持地方政府将相应资金编入本级预算,提前谋划2023年巩固衔接工作,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伟大成就。
◆ 2023年1月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以县级行政区域(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等)为试点地区,每批试点每个省(区、市)最多推荐3个试点县(市、区)。两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名额共计100个左右。
共同绘就更加绚丽美好的乡村画卷
张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文化产业在振兴乡村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
2022年4月,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的目标。一幅绚丽壮美的乡村文化产业蓝图已经绘就,等待着我们去实现。
文化产业是智力密集、创意密集、人才密集的朝阳产业,但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立足于乡村的特点和实际,才能使文化产业真正在乡村扎根。和任何产业一样,在乡村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实现资源、人才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因此,首要的便是准确认识本土本乡的文化资源禀赋,挖掘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凸显其稀缺性。在全国各地普遍掀起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热潮时,这是需要格外重视的一个问题。
文化因独特而充满魅力。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善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凸显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是文化产业在乡村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乡村有大美,但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使资源变成产业。传统村落在村民眼中也许平平无奇,但在美术家眼里却代表着传统建筑之美;耕田犁地、祭祀祈福的民间风俗也许当地人早已习以为常,但在摄影家的眼中却是创作的大好素材。所以,如果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乡土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哪些资源是本地独有的、哪些特点是最具地域特色的,就能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打开思路。
强调乡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也是避免千人一面、模仿雷同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不同、东西各异,辽阔乡村孕育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五色斑斓、丰富多彩的民俗、建筑、饮食、手工艺品、非遗技艺等,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乡村振兴的事业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凸显其独特性和稀缺性,使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共同绘就新时代更加绚丽美好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