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婚俗改革 需要综合施策
张玉胜

 

    近年来,不少地方相继推出实施婚俗改革的意见和措施,这既是移风易俗、利国惠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高价彩礼、低俗婚闹是封建婚俗中令人厌恶、备受诟病且影响极坏、危害极大的歪风陋习,也是婚俗改革推行中的重点与难点,必须下大力气和采取得力措施加以治理。诚然,作为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男方付给女方适当彩礼既有确定婚姻关系的“仪式”寓意,也有表达双方情感的“信物”功能,更有父母资助新婚小夫妻的“赠与”属性。但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昂贵聘金,显然偏离了“彩礼”本身的象征与庄重寓意,成为压在适龄男青年和男方家庭头上的一块巨石。现实中,因高价彩礼和低俗婚闹而引发的“棒打鸳鸯”、债台高筑等悲剧时有发生。
    改革旧婚俗,倡树新风尚,是一场触及灵魂、破除旧制、触碰利益的群众性运动和革命性行动,需要动真格的意志、接地气的举措和抓到底的恒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德法教育并举。传统婚俗沿袭已久,矫正陋习既要道德引领更要法治规范。要着力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宣传婚姻法律法规,教育青年人正确认知婚姻、重塑家庭责任,提升对“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法规认知,反对借婚姻强行索取彩礼或以巨额彩礼作为结婚条件的违法行为,尤其可尝试以案释法的教育方法。
    规章制度约束。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行为规范和长效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专职人员与婚姻中介、爱心人士相结合,构建多维婚恋服务平台,提供公益性婚恋交友服务;要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移风易俗内容;要通过算经济账、文化账、社会账方式,干预劝阻低俗婚礼,让群众看到婚俗改革带来的实惠与便利;对有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愿望和有创业意愿、培训需求的农村大龄未婚青年,重点提供就业创业帮扶。
    注重典型引路。婚俗改革重在参与、贵在行动。各地要建立专班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指导和协调配合,引导鼓励部分县、乡、村先行试点、大胆创新;要通过“文明家庭”“最美新娘”等系列活动,彰扬“零彩礼”“低彩礼”的婚俗新风和青年典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自己事”的零距离体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人们受到耳濡目染的有效教育。

当前:B3版(2023年02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