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仪式的必要性
杨学勤


    仪式,是敬始慎终的责任宣言。
    我所想到的关于私人做事行仪式的较早事例,是孔子招收学生时行的“束脩之礼”。孔子收门徒,除了年龄限制外,要收一“束脩”。脩就是腊肉,一束是十条,“束脩之礼”象征了教与学的契约,通过行仪式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尊师重教;在公事方面,举行仪式最早可见于《尚书》记载的商汤灭夏的《汤誓》,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举行誓师大会的《牧誓》,还有春秋时期秦穆公在战斗失败后召开大会总结教训的《秦誓》……这些“公文”,今日读来仍极具仪式感。
    仪式的主要功能在于唤起参与者的规则感。无论个体、组织或社会,行事有没有仪式感,效果有很大不同。比如汉高祖刘邦初建汉朝时,就是从举行仪式来逐步规范朝臣行为秩序的。刘邦在战胜了主要敌对势力项羽后,诸侯尊推他做了皇帝。然而得天下与治天下是两回事,做了皇帝的刘邦对怎样管理群臣伤透了脑筋,因为每每临朝总是一片混乱,“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刘邦)患之”。儒者叔孙通对刘邦建议:“臣愿与弟子共起朝仪”。大伤脑筋的刘邦立即同意:“可试为之”。得到刘邦的指示后,叔孙通组织了一批精通礼仪的儒生,领着刘邦的左右近臣演习了一个多月。刘邦观后十分满意,下令群臣广为练习。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群臣朝贺,往日乱哄哄的朝堂变得井井有条,新的朝仪从这一天起正式实行。当时人们说:“叔孙通是圣人啊,他知道当今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由此可见举行仪式对刘邦规范朝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仪式,可使组织者围绕目标擘画愿景、方法、路途,也可赋予参与者责任感,从而立起一份担当,执敬始终。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事、大事举仪式,旨之大也。
    人生在世,大有事业,小有生活,还有与人交往,虽不必事事举仪式,但内心的仪式感不能缺失。孔子在回答仲弓“问仁”时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这里,孔子是对仲弓所问的“怎样具体实行仁”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如见大宾”“如承大祭”“在邦”“在家”,指的是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国,做事首先内心要有仪式感。这是《论语》给我们留下的超越时代的精神遗产,我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精粹,行事有仪式感、有责任心。
    进入开学季,朋友着手准备开学仪式,说起仪式的必要性,我和朋友谈了以上的话,现记在这里,是为杂谈。

当前:4版(2023年02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