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实践、一种以人为本持之以恒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的有效载体。
面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场大考,门头沟区坚定不移,全力以赴。
2018年,门头沟区作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立下了“三步并作两步走、三年实现双达标”的创建目标,奋力争夺2023年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五年多来,门头沟区以奔流到海不回头的顽强,努力向前推进各项工作。
如今,在门头沟区,文明早已汇聚成一股力量,涌动在城市的烟火气里,融进了每位门头沟人的血脉中。拥有文明风景线,让门头沟区有“面子”更有“里子”,让人忍不住感喟:美哉!文明门头沟颜值与气质齐飞!
全域创建,常态长效 让文明活力无限续航
数说:建立社区楼门“四公示一门牌”机制,全区360个社区(小区)、5170个楼门单元实现全覆盖,1864个优秀党员家庭参与其中。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和内在气质。如何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治理水平高效能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品质高水平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高标准示范?这是摆在门头沟人面前的一道文明大考题。
为解答好这道考题,门头沟区深知,必须在体制机制保障上做强文章,在常态管理上下狠功夫,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融入全区各项工作全过程,突出精致细微、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将创建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聚力打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北京样板”。区委主要领导每月对创建工作进行调度,区四大部门主要领导及各分管区领导结合分工靠前指挥,门头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周汇总、月总结,各镇街、单位日巡日报,实时掌握各项创建工作的推进情况,构建起了高效联动的创建体系,掀起了党政“一把手”身先士卒的创建热潮。
文明创建,落实是关键。门头沟区坚持开展“比学赶超”擂台赛,通过全要素、全区域、全天候、全过程常态检查,将全区所有单位全部纳入擂台赛考核,用一个平台、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衡量各单位的创建工作成效。门头沟区还制定了“一月一主题”专项行动方案,全年按月安排文明交通礼让行人、“门前三包”责任制治理、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等12个专项治理行动,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不反弹。
同时,创新推出基层微治理、城市精治理和群众共同治理的三个“4+1”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建立社区楼门“四公示一门牌”机制,全区360个社区(小区)、5170个楼门单元实现全覆盖,1864个优秀党员家庭参与其中,促进了城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有效提升。
此外,坚持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建立“商户联合会”,创新推出“四公示一台账”机制(即商户自治公约公示、商户承诺书公示、“门前三包”责任书公示、垃圾收运协议公示、街巷长和综合执法队巡查记录台账),全区2128家商户共张贴10640份公示及协议,充分调动商户主体自管自治意识和互相监督意识,规范辖区经营秩序,让城市管理更精准。
全员实践,汇聚力量 让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数说:全区实现3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打造“1+5+N”模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润泽城市。在门头沟区,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根植于这片热土,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写下了生动注脚。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一条条增颜值、提气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举措,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门头沟区的每一个角落,传播着文明。
从开始的试点摸索,到后期的全面延伸,门头沟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高点站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全区实现3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文艺、文明引导、便民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行动、天天有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万场。
为不断完善文明实践活动机制,门头沟区制定了《门头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管理制度》,建立“文化服务+文明实践”的场地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品牌共筑、管理共通五项机制。同时,盘活各种资源,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其中,在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梳理盘活红色资源、科技场景、风俗地标等,打造“1+5+N”模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推动百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智能科技园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入选北京市文明实践基地。此外,对“门头沟新时代”平台及APP进行改版升级,简化服务流程,平台点、派、接、评单千余次,群众评单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水平,门头沟区还着力打造书记讲堂、干部讲堂、专家讲堂、校园讲堂、百姓讲堂及网络讲堂,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和百姓宣讲团、合唱惠民思政课作用,开展“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全面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外,创新“创建+热线+网格”等七项“创建+”联动机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城指中心互融互促,引导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采取“民情前哨”“未诉先办”等形式,提高精准服务群众能力。
当下,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正不断汇聚力量,各具特色的实践阵地和活动丰富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
全面提升,打造品牌 让文明之花遍地开放
数说:全区有注册志愿者 7.1万余人、2439支志愿服务队伍。
春天的门头沟区,处处色彩斑斓。而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绿马甲”,则是这座城市一抹最亮的色彩。
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门头沟区持续深化“门头沟热心人”志愿服务队伍品牌建设,开展常态化公共文明礼仪、文明行为等宣传教育引导行动,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及传统节日的文明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文明新风遍地开花。目前,全区有注册志愿者7.1万余人、2439支志愿服务队伍。
写好“文明实践文章”,跳好“志愿服务舞步”。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门头沟区创新推出“五光十色”志愿服务品牌,提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精神之光、宣传宣讲党的政策的信仰之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的文明之光、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的幸福之光、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的和谐之光”的“五光”服务理念,有力搭建起党政主导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
绽放传播理论之光。门头沟区坚持把理论宣讲作为志愿服务重中之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依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品牌,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加理论宣讲、读书交流活动。
绽放宣传信仰之光。以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学习教育为重要抓手,引导群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京西老兵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退伍老兵开展红色宣讲、政策宣传等活动,增强干部群众和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绽放培育文明之光。常态化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宣传教育,持续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门头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定期联合所级中队、站级分队,围绕“条例我践行、礼让斑马线、养犬讲规范、健康居家人、劳动创幸福”五个主题,着力营造人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社会氛围。
绽放暖心幸福之光。贯彻文化兴区发展战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推动文化惠民活动进基层,传承和发展地区民俗文化,让群众乐享文化生活。斋堂镇柏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发动村民组建柏峪社员剧团,打造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燕歌戏”文化品牌,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燕歌戏”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
绽放弘扬和谐之光。融合推进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积分制、村规民约等群众自治方式,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弘扬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和谐精神。“巾帼法治”法治专项志愿服务中队制定实事清单,定期深入社区、村、集市开展送法上门、巡回讲堂活动,创新开办“法治夜校”,以法治护航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为提升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的积极性,门头沟区还推广使用“妙峰文明积分银行”,激励村民参加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的热情,农村基层治理正在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一项项生动实践、一份份志愿力量……门头沟区的群众早已把“要我创建”变为“我要创建”,广大志愿者和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行动自觉和高涨热情,形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最大合力。
全民至上,惠民为民 让民生答卷更具厚度
数说:累计推动解决市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240项,投入整改资金1.35亿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门头沟区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文明创建的红利转化为民生福祉。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门头沟区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的发展战略和“立足首善”的标准,紧紧围绕打造“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坚定“创建惠民、创建为民”理念,把提升城市品质融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将文明创建与城区建设、社会进步统筹推进,以市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城区整洁环境,在落实细节中堵塞漏洞、在完善细节中打造亮点、在提升细节中形成特色,着力提升辖区环境和城市品质,推动更多创建成果普惠于民,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城市文明的美好。
去年以来,门头沟区聚焦市民反映较为突出的公共服务、交通出行、社区生活环境等重难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统筹实施240项惠民为民重点项目、筹资1.35亿元,并建立权责清单,建立项目调度、联审联控、督促检查、信息反馈等多项工作机制,“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着力提升城市“硬实力”,坚持用“绣花功夫”加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高位统筹调度,持续推动城市治理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切实推进城乡治理和环境建设难题的高效解决。
为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畅通百姓诉求、举报渠道,门头沟区拓展延伸建立“四条线一组团”联动联创机制(四条线为电话热线、网格员随手拍、大数据排查和网络舆情,一组团即多维度反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自机制运行以来,“热线”反馈问题198条、“网格”反馈问题174862条、“大数据”反馈问题38194条、网络舆情12条,百姓所诉问题均已归类建立创建专项台账,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高效衔接、信息互通、问题共享、工作互促”的全时、全域、全民、全面、全力的创建格局。
生活在推窗见绿、望山见水、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家园,成为了越来越多门头沟人的标配,人们闲坐公园,与街坊邻里细数着这些年门头沟区的变化,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紫气东来门头沟,绿水青山文明城。以首善标准,谋划文明创建“大文章”的门头沟,已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望未来,昂扬奋进的门头沟,将以最高标准、最优形象、最强阵容、最佳状态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浓墨重彩绘就新时代文明风尚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