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则运算”促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江西省吉安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邹清华

 

    “井冈山市、吉州区、新干县、安福县评为优秀,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99.7%……”日前,江西省吉安市抽调12名业务骨干,分为3个评估小组,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评估,并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进行通报。这是吉安市用好“四则运算”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的一幕。

    巧用“加法”,扩大文明阵地辐射力。吉安市按照场所便民利民原则,坚持标准化推进,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指南”,对阵地、人员、功能室设置等提出规范性意见并扎实推进,于2021年底实现全覆盖;坚持最大化提升,因地制宜整合闲置校舍、农家书屋、村史馆、祠堂等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仅2022年就有5个县(市)重新选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改造提升示范所(站)576个;坚持多元化拓展,在学校、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延伸领域建成实践点1762个、实践场所456处、实践基地337个,构建形成了纵向涵盖县乡村、横向辐射党政群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目前,吉安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实践所224个、实践站2862个、实践点(基地)2555个。

    善用“减法”,搭建文明实践快车道。吉安市按照服务群众“零距离”原则,坚持理论宣讲“面对面”,在组建“五老宣讲团”“理行团”等宣讲队伍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交流文明实践经验”大赛,调动2998名文明实践员参赛,依托爱吉安客户端、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持续展播,吸引20.4万余名群众参与,引导群众在“看、听、读、说”中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文明实践“点对点”,以“文艺+理论+服务”的方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万名文艺家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320场,创作巡演反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快板、山歌、三句半等节目140个,举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美术、书法、摄影展75场;坚持结对帮扶“一对一”,动员652个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落实共建资金1450余万元,发动乡贤、知名企业捐赠文明实践社会资金4700余万元,广泛用于扶贫帮困、“关爱一老一小”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通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勤用“乘法”,提升文明服务满意率。吉安市按照活动常态长效原则,坚持培育“生力军”,市级层面组建理论宣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1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县级层面构建“1+12+N”文明实践队伍体系并组建志愿服务队1万余支,乡村层面组建宣传宣讲、扶贫帮困、乡风文明等志愿服务队3460支,累计开展活动3.92万余场次,服务群众420.5万余人次。坚持优化“服务单”,制定市、县区、镇街、村社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清单,明确中心(所、站)每月工作任务,有计划将各类活动安排在日常、落地到基层,仅2022年就制定文明实践清单、策划文明实践活动2.9万余场次。同时,用好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单平台,入库15198个志愿服务项目,接受群众“点单”24.89万余次,社会各界“评单”191611件,群众对文明实践满意率达99.3%。坚持增强“获得感”,以关爱“一老一小”为契机,建立“亲情连线工作室”3101个,完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台账5876个,累计开展亲情连线、心理疏导等服务1810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8.7万余人。

    活用“除法”,打通文明堵点树新风。吉安市按照破除陈规陋习原则,坚持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协同推进,指导2929个红白理事会规范宴请范围、宴席规模、礼金标准,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3.6万余份,抓好农村“道德红黑榜”的设立和发布17630期,持续评选星级示范户10万余户、发布身边好人榜4万余期。坚持举办专题活动,在全省创新开展“移风易俗 乡风文明”短视频大赛,策划组织“优秀志愿服务事迹展播”,举办开展“不要彩礼要幸福”集体婚礼,培育选树省、市级移风易俗示范县、示范乡村,涌现出新干县潭丘乡“何大姐”零彩礼嫁女儿、青原区东固三彩村以红事大礼堂为载体婚丧改革、峡江县“红娘帮帮团”等一批好做法,积极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厉行节约、健康生活。

 

当前:A2版(2023年04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