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驱力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词”,指的是孩子的良好行为表现源于自发,不需要外界刺激推动,强烈想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内驱力不是生来就有,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莱恩提出,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有三种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如果这三种需求能得到满足,孩子就会产生自我驱动力。
自主需求,即孩子能自己做主的自由。这里的自由并不是没有边界的“自由”,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如今的教育困境在于父母干涉得过多,替孩子做的决定过多,导致孩子没有控制感,凡事都被动接受,自然就没有了内驱力。比如写作业,无论是在写作业时间还是内容上,很多孩子都没有一点自主可言,父母像个监工一般,时刻监督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允许孩子有懈怠、犯错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把完成作业当成父母的事,而非自己的事,很难产生内驱力。 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首先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与权利,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作决定。不要越界去控制与剥夺孩子的掌控感,也不随意放任,应帮助孩子充分了解不同选择背后需要承担的结果。写作业时,家长只需要与孩子一起提前约定,回家后多长时间内开始写作业,在几点前写完。至于孩子怎么安排,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都交给孩子自己决定,信任孩子自己能够安排好。当孩子感到有选择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有掌控感与成就感,内驱力就会慢慢增强。
胜任需求,是指“相信自己能做到” 的感觉,也就是自信。让孩子产生自信,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去做事”,第二步是“能做到”,第三步是“被肯定”。首先第一点,就是让孩子独立去做事,而不是家长大包大揽。从第一步到第二步,需要家长花时间去训练孩子,从家长示范做,孩子在一旁看着,到孩子参与进来,再到孩子能够独立做,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建立自信、产生内驱力的过程。当孩子做到后,家长要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去看到孩子的努力,让孩子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与孩子感同身受,共情回应,帮他缓解压力,再去鼓励帮助。不要让孩子在糟糕的感觉下终止体验,要告诉他现在不成功也没关系,将来肯定有能力做得更好。
归属需求,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因为关爱而产生的强有力的纽带。因为有这种纽带的存在,孩子会把对方的价值观和追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遵守家庭规则,也就更愿意配合父母,发展自己的能力,这在自我决定论里被称为“整合调节”。当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时,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方式,才会起作用;而当孩子认为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亲子间的纽带就会被削弱,父母就很难对子女产生影响。因此,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上的,要想培养孩子的内驱力,首先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无论孩子调皮、发脾气,还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父母都不应彻底否定和放弃,而应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当孩子尝试新事物时,不要过于关注结果,而是关注孩子体验是否愉悦、正面,维持继续尝试的兴趣;真正学会理解孩子的不易,欣赏孩子的努力。让孩子明白,学习新东西虽然很难,但会得到家人支持,知道努力的过程也会得到认可,而不是结果不好就不做了;家长实时给予帮助,让孩子意识到遇到困难会有后援支持,不是孤军奋战;家长降低预期,拆分出小目标,放大点滴进步,给自己和孩子更及时的正面反馈。这样,孩子才能坚持下去,不会因为失败自我怀疑。最终让孩子在尝试新事物中形成“我可以,我能够,我做得到”的强烈认知,从而拥有让自己受益一生的内驱力。
(《生命时报》 卢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