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文卉)6月12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2023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启动。今年的主题为“用法治力量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采访团将前往南宁、柳州、贵港等地湿地公园,跟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客观全面反映湿地保护法在广西的贯彻实施情况。
广西湿地资源较丰富,类型多样,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24型。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11-2012年)结果,广西连片面积8公顷以上的湿地总面积达75.43万公顷,占广西国土面积的3.18%。湿地面积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20位。
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对湿地进行保护,实现了全区湿地保护立法的重大突破。多年来,广西采取有力举措,使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逐步形成了滨海、河流、库塘等多种湿地类型的保护和恢复示范模式。
据悉,广西环保世纪行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一项环保宣传、舆论监督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