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鱼’在生活困难时期曾救活了多少青海人!”“逆流而上,知难而进,现场实况确实很震撼,惊叹它们的生命力!”……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2023湟鱼洄游季 再探青海湖》直播特别节目,迅速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
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随着气候变暖、河道搁浅、产卵场被破坏等原因,它们濒临灭绝,一支队伍拯救裸鲤的行动悄然打响。在这支队伍中,有这样一位守望者,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致力于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增殖放流、资源救护、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她就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祁洪芳。
祁洪芳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第六批学科带头人”“青海省优秀专家”等荣誉,还当选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今年6月21日,祁洪芳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用爱和坚持守护裸鲤
祁洪芳从小就听说过20世纪困难时期“湟鱼救人”的故事,因此十分喜爱青海湖裸鲤。
从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淡水渔业专业毕业后,祁洪芳被分配到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工作至今。30年来,祁洪芳一直致力于青海湖裸鲤原种保存、资源救护、青海湖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和科研项目编报等工作。
“第一次去青海湖,看到青海湖裸鲤成群上游,我非常震惊,大自然中还有这样的奇迹,每条鱼都奋力上溯、力争上游,途中还可能被鸟类捕食,还面临河水干涸的危险,但它们仍一如既往地洄游,这是一种努力拼搏的精神。”祁洪芳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青海湖裸鲤的情景,难掩内心的激动。
多年来,随着祁洪芳和她的团队对裸鲤的全方位科学保护,裸鲤的资源量增加到十万多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如今,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 呈现出鱼鸟翔集、碧水蓝天的生态美景,从根本上扭转了生态资源枯竭的局面,让人们看到了“水—鸟—鱼”和谐共生的画面。
30年间,祁洪芳曾有机会到条件更好的地方保护生态,但她选择了留下来,用爱和坚持,让青海高原的“生态精灵”自由生存。
苦心钻研结硕果
祁洪芳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在青海湖最大的入湖河流——布哈河。她的主要任务是驻扎在河岸,调查青海湖裸鲤在自然状况下的孵化生长情况。白天,她穿着水裤,腰扎绳子,与男同事一起拉网,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晚上,劳累一天的她挑灯夜战,整理一天的数据资料,计划第二天的工作。搭帐篷、饮河水、吃干粮……她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五年,并顺利完成课题。
2001年11月,为准确估算青海湖面积,祁洪芳和同事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沿着青海湖360公里的水涯线埋设标石,他们背标石、抡羊镐、挥铁锨、刨坑填土,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冰水,夜宿荒漠地,日出见洪波。半年时间,他们经历了车陷沙漠、遭遇冰雹突袭等危险,埋设了220余块标石,建立了青海湖湖泊面积、海拔高程监测点坐标系,搭建起翔实的青海湖裸鲤基础数据资料库。
“我们的每一组数据都是拿生命作‘抵押’换来的,危险无法避免,但是,只要无私就可以无畏。”她没有畏惧和退缩,每年都坚持上船入湖。从2002年第一次入湖,祁洪芳不顾晕船导致吃不下、喝不下、睡不着,每天坚持将5公斤重的采泥器置入30米深的湖底,再反复拉上放下,重复开展繁琐的冲洗、过筛、分拣、固定、装瓶、标注的湖上采样工作,到现在整整21个年头,她一次都没有缺席过。
尤其是2005年9月11日,祁洪芳和她的同事迎来了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当天凌晨1时许,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使监测船挣断了锚链,被5米高的风浪抛向湖水深处,船失去了方向,就像一片树叶在风雨中飘摇颠簸,随时都会被巨浪狂澜所吞噬。但祁洪芳和她的同事依靠众志成城筑起的信念和意志力量,与死神抗争着、与黑暗对峙着……最终在渔政人员的及时救援下,他们保护着重要仪器和数据资料,冒着船随时下沉的危险,在风雨交加中乘坐系着安全绳的橡皮舟登上了海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