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未成年人追星现象常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一些孩子不理智追星,引人忧心。新时代的未成年人需要有新的偶像,科学家应当是他们的首选偶像。广大未成年人只有崇拜科学家,才会热爱科学、争做科学家。因此,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不只是校园的事,还需要全社会做好配合,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要在社会上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让科学家成为受人尊崇、令人向往的职业。
媒体要广泛宣传报道当今的“科学之星”,把各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挖掘出来,宣传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发表于1978年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了几代人,在过去,许多学生读完这篇文学作品后,把数学家陈景润作为崇拜的偶像,把献身科学事业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如今,我们仍需要这样的报告文学,需要广泛宣传“科学之星”的各类节目、文学文艺作品,引领青少年把“科技之星”作为学习的榜样、崇拜的偶像。
尤其是影视剧创作者,要多多创作反映科学与科学家的佳作,打动学生的心灵,树立起立志科学的远大理想。在2021年热播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中,有5个单元讲述于敏、黄旭华、孙家栋、屠呦呦、袁隆平5位科学家的故事,收获一致好评,弹幕里打出的是“泪目”“最可爱的人”“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不容易”等。这样的影视剧不妨多创作一些。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时代,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及新媒体的作用,提升宣传报道当今“科技之星”的深度与广度。最近一两年,一些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走进短视频、直播平台,讲解传播科学知识,成为众多网友熟悉的“科普达人”。今年元旦前后,多场科学跨年主题活动在各平台同步举行。近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八部委主办的2023年“科学也偶像”短视频征集活动正式启动,通过这一征集,将呈现出更多有血有肉、情感细腻、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真实科技工作者形象,让科学充实生活,充实心灵,引领新时代学生崇拜科学偶像。
要让中小学追新时代真正的“星”——“科学之星”,家长也要发挥作用。孩子盲目追娱乐明星,家长要适时科学引导,帮助纠正孩子不良的追星行为,引领孩子健康成长。据报道,一位家长经常对孩子讲,科学的发展使生活美满幸福,“我们读书时,晚上用的是煤油灯,那时,没有电灯,不仅灯光暗,而且遇风就被吹熄。现在的电灯既亮又不怕风吹,这都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福音。”经过长期的渗透教育,他的孩子爱上了科学,视科学家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总之,引领学生崇拜科学家,并努力投身于科学,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崇尚科学的良好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