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爱的规则
◎ 杨黎明

 

    一位年轻的妈妈跟我讲了个事情:某天吃过晚饭后,她和女儿出去散步,不觉间,逛进了一家商场。孩子走进商场,自然高兴得欢呼雀跃,选中了一个喜欢的玩具。她也选了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母女俩结账时,她忽然看到收银台附近一大群人正抢购榴莲,原来是商场在搞榴莲促销。她拉起孩子凑了过去,也挑个榴莲。这时,女儿突然很认真地对她说:“妈妈,你不是说每次逛街一人只能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吗?你已经买了一样了,怎么还买呢?”她一惊,赶紧放下榴莲,牵着孩子匆匆地离开了。

    听完,我不禁笑道:“恭喜你!‘纪委书记’的气质已在你女儿身上初见端倪。”她也笑了,问:“有吗?”

    原来,为了控制孩子日渐膨胀的购物欲,她定了一条规矩:每次出门逛街,不管有多么喜欢,每次只能买一样东西。并且带头严格执行。刚开始,女儿感觉很不爽,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可那天在商场,她差点带头坏了规矩。幸好,女儿及时提醒。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从这个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摄取的东西逐渐增多,甚至多到其自身无法消化。对于这些东西,孩子自身不具备分类的能力,因此,有赖于父母帮助他们建立规则,让他们的世界有条理。

    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有序的世界,首先是需要帮助其建立规则。父母的核心任务并不是帮助孩子“制订”新的规则,而是帮助孩子理解这世界已有的规则,并践行、坚持这些规则。这个帮助孩子理解、践行并坚持有益规则的过程,即是对孩子教育的过程。让规则在孩子的世界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个过程,主要集中在家庭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场所,我们称之为“家庭教育”。换言之,“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帮助孩子理解规则、践行规则,最终实现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规则。

    人类社会早已建立了无数规则,如尊老爱幼、讲究卫生、勤学上进,勤劳致富等等。这些规则,当你一下子全讲给孩子们听时,他们未必能理解,更谈不上执行。因此,家长要做的不但是要讲给孩子们听,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建立有序的世界。

    平时,我们总是听到很多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懂事。也许,事实上,这些孩子并没有多么骄纵,而是这些家长自身太没原则,太混乱。

    给孩子多多的爱,这无可厚非。可一味盲目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却并非真正的爱。如果非得将这种行为视为“爱”的话,那么,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溺爱”。溺爱即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地盲目给予,不利于将有益于生活的规则植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使他的内心处于随性、无序的状态,后果可想而知。

    有很多家长像那位年轻妈妈一样,自身规则意识很强,也知道自己应该有底线地爱孩子,并且带头坚持这些规则,给孩子作好榜样和示范,但也有很多人难以做到长久坚持,从而前功尽弃。也还有许多的家长不但自己不懂得何谓规则,更不懂得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来塑造孩子,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并不知不觉地将自身的恶习在举手投足间“传授”给了孩子。可想而知,在这般影响下成长的孩子,未来将投下阴影。

 

当前:6版(2023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