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倾听

 

    倾听是接受、分析、理解、分享的过程,会倾听的孩子认知和语言能力强,能理解和尊重他人,与人更好地沟通合作。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听别人说话时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处理他事,或随意插话,让人感觉很没礼貌。做到以下几点,能帮孩子学会倾听。

    做倾听的榜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传,孩子不仅通过“听父母的话”来学习,更多的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学习。要想让孩子好好听别人说话,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态度,与他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适当地给予回应。

    给予孩子被倾听的体验。在与孩子交流时,如果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把父母的话不当回事。很多孩子的叛逆就是因为得不到父母、老师的倾听。真正有效的倾听,需要父母放下手里的事情,以及脑子里固有的想法和评价,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不敷衍、不打断、不只顾自己高谈阔论,可以用点头、微笑、“嗯”等方式表示听到了,鼓励孩子继续往下说。在孩子倾诉的过程中,看着孩子的眼睛,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对孩子的好奇与兴趣。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都应以目光、手势、语言来传递听到的感受,表达内心的想法,让孩子觉得家长认真听了,在关注着他。被倾听的孩子,也更愿意去倾听他人。

    通过阅读与游戏锻炼孩子。亲子阅读是培养孩子倾听的好方式。家长与孩子一起打开一本书,家长朗读、讲解,孩子不仅能听到书中的故事,感受到语音语调、人物的情绪,还能养成安静耐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家长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告诉他:“刚刚你安静地听妈妈读完了一本书,没有打断妈妈说话,你是怎么做到的?”当孩子达到一定年龄,还可以就书中的内容向他提问,提高他倾听的专注度与理解能力。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包含指令性动作的小游戏,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歌曲歌词并会做出相应动作的基础上,改变唱法或动作,请孩子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孩子非常专注地听,才能做出相应的指令,经过这样的锻炼,倾听能力会得到加强。

    创造倾听的条件和环境。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要进步,就得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这不利于创造良好的倾听环境。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在不断听和说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听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有表达欲望时,不要纠结于孩子表达的内容、语法是否正确,而应该为孩子创设听、说的环境与条件,引导孩子从倾听中主动接收多种信息来学习表达。当父母把嘴闭上,孩子就会把耳朵打开,学会去倾听;相反,如果父母总是说个不停,孩子也就把耳朵闭上,不愿意听了。孩子的倾听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靠训斥和讲道理就能得到的。父母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榜样的力量,也需要在生活中懂得培养方法。(《生命时报》 卢丹丹)

当前:6版(2023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