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雪山大邑”城市文明底色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
◎ 钟维蓉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2019年建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已构建“1+11+147+679”即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7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设置理论宣讲、群众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法律服务、红色教育、生态体验等10余种服务功能,坚持突出本地资源优势,聚焦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强化“品牌”,突出“温度”,不断擦亮“雪山大邑”城市文明底色。

    探索“中心+”工作路径 筑牢工作基石

    以中心为轴线,完善队伍体系。由县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以中心为轴,牵动部门单位、企业、学校等100个主体资源,本地名人、五老乡贤、模范领袖等270余个社会个体资源,打造“1+8+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即1支志愿服务总队、8支志愿服务分队、N支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精准提供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结对帮扶、志愿赋能、文明旅游等特色服务,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服务队伍和服务内容体系。针对三级队伍体系建立每月工作提示发布机制和督查通报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建设专题研讨会,以优化队伍建设、扩充队伍类型等为讨论主题,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以中心为圆心,密织阵地网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圆心,群众15分钟生活为半径,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志愿者广场、青年之家、新体育中心等优势阵地资源,联动西岭影城、图书馆、美术馆、市民艺术培训学校等资源,开设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妇女儿童工作站、文艺志愿者之家以及友善优雅市民文明大讲堂等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场所,让群众感受到雪山下浓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氛围。同时,发挥县域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游憩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文明实践中心级综合体1个,文明实践基地679个,形成县级中心+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实践基地(点)的组织架构和阵地建设体系,密织涵盖集中服务、分众服务、家门口服务等多维度精细化服务网络,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资源就汇聚到哪里。

    搭建“红色+”资源体系 打造宣讲品牌

    红色+文旅,打造沉浸式宣讲体验。大邑发挥革命老区资源优势,以西岭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为核心,探索“红色+文旅”宣讲路径,紧扣“走进西岭雪山,走向长征胜利”主题,推出了“车耀先故居—革命烈士陵园—三线记忆展览馆—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文明实践沉浸式体验路线;以“走进百年安仁,凝聚爱国热情”为主题,推出“建川博物馆聚落—刘氏庄园博物馆—公馆街区”等爱国主义教育文明实践研学路线,打造“红色研学”“红色演艺”“红色旅游”等特色宣讲形式和内容,打造沉浸式文明实践宣讲体验,凝聚全社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

    红色+能人,开展嵌入式宣讲活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员干部、乡贤、道德模范等成为理论宣讲志愿者,聚集了超过300余名宣讲员的8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红色课堂进驻景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村(社区)等一系列嵌入式宣讲,广泛开展“忆先烈 赓续红色基因”“谈谈家乡路 礼赞新时代”“永远跟党走”等志愿宣讲、友善优雅市民文明大讲堂等文明实践活动1000余场次,传承红色文化。

    红色+文艺。整合大邑县文化馆、县文联、县文艺志愿者协会等资源,联动西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安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芙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驷马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7个实践所(站)文艺队伍,组织大邑文艺能人,打造川剧《车耀先·家书》,拍摄《红军在大邑》系列影视作品、《西岭山歌唱红军》实景山歌剧等文艺作品,其中实景山歌在横山岗红军战斗遗址进行了50场演出。同时聚焦《红军长征在大邑》党史理论,研发“雪山红印映初心”“守墓人的长征”等6门特色微党课,让文明实践宣讲内容更接地气、更加鲜活、更具特色。

    坚持需求导向工作方法 完善服务体系

    坚持供需对接精准化导向,持续开展特色服务建设工作。重点聚焦“扶贫帮困”等问题,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供给与群众多元多样需求精准匹配,先后培育了“努力灌口·红色传承”理论宣讲、“信用汪安 智慧社区”社风家风建设、“共享书橱”—共享文化倡导、圆梦“微心愿”、乡音传“习”语 宣讲“零”距离等20余个特色文明实践项目,组织开展了“善美大邑·文明实践”“垃圾分类·你我同行”“‘邑青春’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让网络安全与文明生活同行”等1.5万余场次文明实践活动,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面铺开,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城市温度。

    坚持需求回应常态化导向,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不断优化“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流程,培育打造“艺耀美发”“红领巾”“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红手套”“小明星”“暖心战旗红”等一系列常态化可持续的志愿品牌,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助学帮困、蓝天应急救援、普法宣传、健康义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等常态化项目20余项,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好评,群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探索统筹指导工作机制 提升工作能效

    以评促建,助推示范带动。以中央、省、市相关要求为蓝本,形成大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位、精品项目建设要求,组建专项评审小组,按照“五有”标准,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了解和指导中心(所、站)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定期召开文明实践项目路演,围绕文明实践阵地整合、队伍建设、活动开展、重点服务项目培育和实施、机制运行等方面,掌握推进情况,强化督导整改,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

    双管齐下,完善保障体系。引入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专业力量,搭建专业赋能平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赋能,2019年以来,全县共组织超过800余人次参与文明实践专题工作提升辅导,确保骨干培训率超过90%,有效提升了开展文明实践工作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不断强化资金保障机制,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00万元,建立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工作队伍,确保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常态运行,服务活动持续常态开展,打通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最后一米”。


 

当前:A3版(2023年10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