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吴静

 

    以党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四史”中挖掘高校思政课教育资源,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承担着在中国近现代跌宕起伏的历史演进中系统阐明“四个选择”和“三个为什么”,进而引导大学生“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任务。本文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聚焦“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内容、路径,在教学中贯穿五个“突出”,以提升“纲要”课育人实效。

    突出“内容为王”,着力精选教学内容。深耕“纲要”课教材,立足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定位融合的重点。有机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科前沿研究,紧密结合地方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运用典型案例,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思想性和本土性。2020年,成都师范学院“纲要”课程被评为四川省高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突出“问题意识”,重设“纲要”课教学流程。2019年以来,依托学校“纲要”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线上以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章节测试和课后拓展学习为主,针对某些学生“吃不饱”的情况,特别设置不计分的开放性主观题目,使有兴趣有时间有能力的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线下课堂教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教材提到但未深入展开的问题为导向深挖精讲,重在开展理论性讲授,激发家国情怀,同时用1/3左右的时间组织“纲要”课重要问题的分组探究,开展小组、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该教学模式实践4年,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对课程认可度高。

    突出“学生主体”,创新“纲要”课教学方式。以PBL教学法为基本方法,广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认知,有针对性地回应学生的关切,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第五节第三目“抗战胜利的原因”教学中,通过以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论持久战》发表的必要性,了解抗战初期的全国局势,当亡国灭种的危机犹如黑云笼罩大地和人心时,是中国共产党清晰地描绘出战争发展全过程的完整蓝图,使人们坚定了抗战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最终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突出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灌输和启发的有机结合。2021年,“纲要”课教研室获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1项。

    突出“知行合一”,创新“纲要”课实践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这为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成都师范学院“晨读经典·晚书华章”活动贯通古今,覆盖全校1.7万余名学生,沁润心灵。利用“活着”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新时代十年四川的重大成就作为课程教学的依托,增加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走进四川省档案馆等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在参观体验中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通过调研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突出“智慧教育”,系统化建设立体化课程资源。教研室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遴选线上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四史”教育资源,实现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同时以凉山红色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案例库建设为载体,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坚持逐字逐句撰写讲稿,力求在教学内容和视频长度上实现“精准化”,制作数字化、情景化的小故事视频,将最好的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实现生动故事与政治性道理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基金项目: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四史”教育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混合式教学为例》)

 

当前:3版(2023年10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