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市常态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走实走深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不断改进创建理念、方法和机制,推动城市科学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促进城市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良好,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用点滴小变化凝聚城市文明大气象,常态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走实走深。
榜样力量浸润文明
西宁市通过报纸、广播电台及区县融媒体、公交车载电视等平台,深入宣传各单位、各行业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的各类模范典型,塑造一批立得起、叫得响、传得开的“西宁榜样”,让“向善向好”成为西宁最温暖的城市底色。
截至目前,西宁共有2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和提名奖184人,263户家庭荣获省级以上“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称号,81人荣获市级以上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以此为依托,发起“我身边的凡人善举”话题,吸引广大网友积极投稿讨论,营造有温度、接地气的浓厚氛围;打造“西宁榜样”主题公园,让市民群众在娱乐、休闲的过程中,接受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的熏陶,培育文明新风尚。
西宁市还持续加大文明乡风整治力度。现累计创建县(区)级以上文明乡镇40个、文明村595个,评选“五星级文明户”36.1万户,创建率分别达到80%、64.96%和50.1%;另推选全国文明校园4所、省级文明校园18所、市级文明校园166所,13所学校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增绿提质扮靓城市
青海大学草坪与花卉专业毕业的朱海军已经跟花花草草打了十几年交道,2010年底朱海军来到西宁市人民公园从事园林绿化工作。作为园容部部长,他一直在探索景观提升和花卉造景,如今公园内的山桃、山杏、樱花、紫叶稠李等花木均已成林。
正是千万个像朱海军一样的人的不懈努力,“一城山水、百园千姿”,处处见绿、全民享绿的公园城市在青藏高原东缘徐徐铺展开来。近年来,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通过见缝插绿、拓展公园覆盖范围、优化城区绿地功能、均衡绿地布局,城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园城市形态不断凸显,幸福西宁绿色颜值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西宁市区建成公园39处,园林绿地面积401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西宁市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结合旅游旺季、环湖赛、青洽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及季节特性,合理规划景观节点,营造主题鲜明、品种丰富、花色艳丽的盆花景点,推动城市“绿化、美化、彩化”建设。同时,聚焦改善城市视觉景观风貌,让市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有序实施拆墙(围)透绿,完成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朝阳公园等9个公园以及胜利路、五四西路等9处沿街绿地拆墙(围)透绿工作,累计拆除围栏3万余米,增设出入口13个,全力打造视线通透、空间共享开放的城市风貌,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
守法礼让彰显文明
今年是西宁市的疏堵保畅年,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对39个市民关注度较高的路口开展了一系列精细化调整和优化,设置可变车道、车道中置、远程喊话劝导系统、行人过街预警系统、优化调整路口信号配时等科学管理方式,通过“一路口一方案”的“绣花功夫”,切实增强市民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以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每天有三四十起,行人闯红灯每天高达上百起,现在都是偶尔发生,这都得益于远程喊话劝导系统和行人过街预警系统。”西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三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才迎斌说。
同时,西宁市文明办组织各文明单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公务用车及私家车驾驶人员带头践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引领文明新风尚,对不主动礼让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进行全市通报。
关键小事淬炼文明
城北区朝阳街道办事处祁连路西社区的富昌、木材小区属于老旧小区,且长年没有物业服务。社区党委、居委会在征求居民意愿后,拆除围墙合二为一,设立红色便民服务点、户外劳动者驿站等,为辖区居民提供雨伞租借等便民服务和事务帮办等便民举措。近年来,西宁市以提供群众家门口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为追求,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更好满足广大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2022年,全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690套,加装多层住宅电梯100部。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住房2.7万套,加装电梯100部,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确保老幼、残障等人的出行方便。
同时,西宁市紧盯市民关注的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等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城市路网、地下市政管网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地下管网老化腐蚀、管道渗漏、路面塌陷等问题,并对人行道进行无障碍改造。近年来,市区内先后建成过街电梯设施200部。
真情服务凝聚文明
“一颗志愿服务心,一片西宁文明情”“凉爽夏都,热情好客,明年再来” “感恩有您,西宁会更美”……游客们的留言寄语,句句饱含对西宁的热爱、对志愿者的肯定与赞美。每年旅游旺季,西宁市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的500余名青年志愿者都会奋战在火车站、商圈、景区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并配备小氧气瓶、急救药箱、雨伞等物品,为南来北往的游客提供暖心的志愿服务。
城中区礼让街办事处七一路西社区居委会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和高龄老人占比高等特征,组织300名退休党员建立党建联盟志愿服务队,以及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实实在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王芋是党建联盟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她2015年退休后加入了七一路西社区志愿服务队,8年来无数次为高龄老人洗头、洗脚、理发、收拾床铺,成为社区老年人的贴心人。
近年来,西宁市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93个。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3.4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2%。市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25支,乡镇(街道)、村(社区)配置各具特色的各类志愿服务队伍3876支,广泛吸收青年、乡土文化人才、律师、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职工、先进典型等各领域人才,推进队伍建设多元化、文明实践工作多样化。
勤劳务实擦亮文明
无论风霜雨雪,每天凌晨4时40分,整个城市还在酣睡之中时,西宁市城西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虎台三中队环卫女工张海清便穿戴好反光背心、头盔和肩灯来到自己的清扫路段。她与另外5名同事共同负责清扫冷湖路、新宁路、五四西路、西关大街等主干道及区域内的街巷。6时25分,张海清已经完成清扫任务,接下来是日常保洁,直到13时与同事交接班后才能下班。
像张海清这样的环卫工人,西宁市共有4700名,他们勤劳肯干,用汗水洁净城市,用辛苦指数换取城市的文明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同时,西宁市大力实行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化作业,进一步推进机械化清扫保洁,现全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值得一提的是,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坚持“找准要点、抓好重点、攻克难点、创出亮点”,全面实现“深度保洁”常态化,大力实施园区主次干道由“扫”到“洗”深层次变革,推行“大清洗”,道路机械清扫率达到95%。
如厕是民生大事。走在西宁街头,一座座配合城市景观设计的徽派、现代风格公厕数量与“颜值”都在不断提升,内部配套的便民设施也不断完善,市民、游客满意度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市区公厕数量达到563座。
幸福实景酿造文明
青海制药厂家属院有640户居民,一半是老年人,其中独居老人100余名。为此,祁连路西社区工作人员人手一本民情日志,随时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困难和需求,并组织党员、医生志愿者坚持每月入户一次,为他们检查身体并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每年中秋节前,社区都会举办邻里节,每次都有上千名居民到场,让大家互相熟悉,促进邻里和睦。“通过打造15分钟生活圈和老小区新生活‘和曦’党建品牌,构建融洽和睦的党群关系、邻里关系。目前正在筹备建设制药厂家属院幸福食堂,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加码。”祁连路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妥香珍说。
位于城北区萨尔斯堡社区旁的家肴爱老幸福食堂,50余个菜品让周边老年人吃得舒心。凡来这里就餐的老年人,一日三餐都享有政府补贴。“目前,城北区幸福食堂共有64个,其中29个农村幸福食堂补助由区级财政承担,日供餐食1200余份。”城北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赵永莲说。
近年来,为深入推进老年助餐暖民心工程,西宁市民政局探索市场化经营模式,引进青海家肴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按照“1+N”模式,由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央厨房负责统一采购,通过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管理,提升幸福食堂供餐品类和食物品质,同时降低用工、原材料成本和设施设备投入。截至目前,西宁市“公益性+市场化”助餐运营模式已累计为58.41万人次提供助餐服务,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