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市城东区:“四个开创”促进各民族深度交融
◎ 肖子树

 

    11月30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北关清真寺、韵家口镇卫生院、十里铺小学、清真巷街道办事处团结社区等10个单位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南关清真寺民管委主任杨景山、晓泉小学校长王琳、火车站街道办事处干部李存秀、区民族宗教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汪虎、区委宣传部干部李晓芸等30人获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今年以来,城东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市、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信心、担当实干,以“四个开创”推动城东区民族宗教工作走在前、作表率,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开创大学习格局把牢政治方向。城东区始终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民族工作作为促进全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构建区委统领、部门引领、区域协领、村社带建、单位联建、全员创建的工作格局。制定印发工作要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项行动工作方案等,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健全目标考核,纳入政治巡查,加强业务指导,落实领导主体责任,部门工作职责,有力促进创建任务的有效落实,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实现路径。

    开创大宣传格局凝聚思想共识。城东区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重要指示的深刻内涵,持续深化教育引导,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各级机关、村(社区)打造宣传阵地,大力营造宣传氛围。纵深推进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建设,建成城东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馆,其中东关清真大寺展厅在生动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东区故事,引导辖区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设“城东区中华文化符号说”专栏,推出“东区方言”“文峰塔”“从八门拳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东区团结印象”等具有东区特色的文化符号,全面展现各民族和谐融洽共居精神价值,让中华文化符号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

    开创大实践格局创建团结样板。城东区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化“石榴籽家园”建设,坚持以服务各族居民群众为出发点,打造纺织社区石榴籽健身平台、泉景社区石榴籽红色驿站、石榴籽清扫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协调解决各族群众就业落户、社会保障、就医就学等方面困难和问题,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条件,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城东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着力推动旅游业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全区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工作的氛围愈发浓厚。

    开创大治理格局谱写和谐新篇。城东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政策,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实现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在辖区宗教活动场所打造宣传阵地,常态化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崇俭戒奢教育和法治教育。实施“五进”清真寺活动,搭建交流互鉴平台,打造白家河湾清真寺石榴籽书屋,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当前:A3版(2023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