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您老的午饭与馒头,还满意吗?请拿好,小心脚下台阶。”11月28日中午,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中华巷社区“石榴籽家园”服务队的薛莉萍来到“第一网格”的“爱老幸福食堂”,与平常一样,开始帮助老人及残疾人订购、领取午餐。
“满意!年龄大了,腿脚不是很方便,耳朵听力下降,谢谢你帮助我订购午餐。”兴海路25号院80多岁的严革命老人从薛莉萍手里接过盒饭与馒头,转身离开的同时,表达着感谢。
兴海路25号院周边都是老旧小区,没有开办幸福食堂的场地,300多名老年人和残疾人存在吃饭难问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社区党委一班人动起了心思,他们组织“石榴籽家园”志愿服务队、红色帮帮志愿者、网格员利用“每日打卡一小时”入户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充分调研后,及时在小区内组织召开“移动议事会”,研究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吃饭问题。
“那次小区议事会召开得很成功,我们采纳了周边15个楼院老人代表的意见。让‘第一网格’的‘爱老幸福食堂’发挥辐射作用,为就近网格内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午餐保障。”社区党委书记张艳介绍。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社区党委第一时间研讨推出“党建+爱老+助残”工作法,形成“网格+楼栋+党员志愿者”服务模式,每天利用居民情感交流微信群发布第二天中午的食谱,让子女帮助老人实施“网格下单”。对于不会用智能手机进行网格下单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每天中午开饭时间,推出“网格员+”服务办法,让网格员、配送餐工作人员线下帮助这部分居民进行用餐登记,解决他们的吃饭难问题。同时,列出“网格+志愿+上门”服务清单,为一些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推出上门送餐服务。
“小樊,冬天来了,我总是感觉到头脑晕乎乎的。想去医院测个血压、血糖,行动又不是很方便,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我们。”前几天,黄河路1号院70多岁的王生荣老人来“爱老幸福食堂”用餐,第五网格员樊瑞琴与他聊天,问起身体情况时,老爷子开玩笑地说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网格员回到社区后,第一时间向党委汇报情况。11月28日上午,社区党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临床第二党支部的医护党员志愿者走进“第一网格”开展“爱心进社区,情暖岁寒时”爱老助残活动,临时“门诊”设在“爱老幸福食堂”门口,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就医和领餐。参加志愿服务的医生向辖区老年人与残疾人宣传冬季防病知识,义务测量血糖、血压,“手把手”地传授健康养生保健技能等。
“没想到,只是随口一说,社区还真把医生请到了小区,为我们把脉会诊。刚测过血糖,基本上正常,没啥大问题。”检查过身体健康情况后,王生荣老人总算松了口气,对社区回应民生问题竖起大拇指。
今年以来,中华巷社区党委以“1366‘星’家园”党建品牌为统领,聚焦“一老一小一残”服务重点,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法,创新推出“移动议事协商”社区治理新模式,组织“红色帮帮团”“石榴籽家园”“在职党员”等志愿者力量,扎实开展网格化便民服务活动,巩固深化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