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向海之路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的文物都是历史、是文化。”陆域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形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之魂,“建成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需文化引领、铸魂、凝心。
一、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独特文化优势
如何将独特区位优势“变现”为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独特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
包容发展的丝路文化释放“海”的潜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出海口主要位于北部湾,关键是释放北部湾向海发展潜力。包容发展的丝路文化盘活了北部湾港包容发展新格局,北海港聚焦清洁型物资运输、钦州港着力集装箱运输、防城港重在大宗散货与冷链运输,三港各有分工又和谐包容,提升了北部湾港在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中的独特港口布局地位。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出海口,广西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文化相通的独特优势,构建海上东盟通道、陆上东盟通道、南向通道,无不彰显广西追求包容发展的丝路文化、释放向海图强的潜力。
多样和谐的江河文化激发“江”的活力。西部陆海新通道跨越西江文化、左右江文化、北部湾文化、邕江文化、柳江文化的发源地,跨越壮族、苗族、瑶族、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不同文化、民族并肩擘画陆海统筹、双向互济的壮美宏图,使西部陆海新通道“通”上更“畅”。北部湾港推进长江及珠江-西江沿线临港产业升级、强化珠江-西江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这既是新通道、经济带、文化带三大对接,也是长江文化、珠江文化、西江文化、北部湾文化交融对接,实现对接离不开广西独特的江河文化对多样的包容、对和谐的追求。
开拓进取的开放文化做足“边”的文章。一方面积极“向外”开放共商共建共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广西加强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开放航运服务网络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广西开拓进取的开放文化与新加坡创新进取、开放包容的“无墙文化”交融,牵引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外开放的行动。另一方面主动“向内”拓展携手共建南向通道,广西携手渝、黔、甘3省市率先签订《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蓉桂”“渝桂”等班列常态化运行、甘肃国际冷链开通,开放文化吸引周边省区商品源源不断通过南向通道运往广西,并借此出海走向国际市场。
二、文化向海: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路径
在文化成为发展之魂、向海成为发展之径的新时代,文化向海既是文化强国与海洋强国同向同行、同向发力之路,也是丝路文化、海洋文化“活化”之路,还是心怀让人民生活幸福的“国之大者”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之路。
以广西特色文化创新为核心动力。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发挥广西“老、少、边、山、海、寿”文旅特色优势,以“文化+”模式推进海洋文化博览、海洋艺术展等向海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海上考古合作,共申古丝路文化遗产名录,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等模式创新。在文化传播呈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中推进南珠文化、南洋文化、疍家文化等特色海洋文化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合,培育海洋文化微电影、海上实景剧场等文创产业传播途径创新。
以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文化向海。一是陆海协调发展。广西面临海洋经济竞争力弱、海洋产业层次偏低、短链断链弱链突出等困境,原因之一是传统发展偏重陆域,“海”的优势和潜力未充分释放、“海洋经济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海洋意识有待提升”。而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要求广西强化陆海统筹、文化向海意识,将特色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兴边富民的文化生产力。二是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广西提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洋强区、文化旅游强区等远景目标,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迎来经济力与文化力协调融合的阶段,需广西更有效发挥经济与文化两种力量。
以绿色文化理念追求人地人海和谐。向海发展不是向海开战、向海要地、人为制造人地人海矛盾,而是追求人地人海和谐。2025年基本建成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将是一条绿色、安全新通道,从南宁建设“海绵城市”到工业重镇柳州创建“无废城市”,从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到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从广西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交流中心到中国—东盟环保合作示范平台等,注重绿色文化、盘活绿水青山正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带来“金山银山”。
【作者刘萍萍系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者彭耀博系广西财经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科员;本文系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问题式教学研究”(20JDSZK12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