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精准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要求
◎ 张翔

 

    把中医药文化精准融入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德润于心”与“以文化人”的结合,调配出适合中医学子“脾胃”的思政课堂,不仅符合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更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确保文化自信扎根于中医学子之魂,坚定传承中医药初心使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与重要路径。

    要实现中医药文化精准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就必须对其融入内容进行选择与解析,精准对接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找准结合点与着力点,不能简单“塞进”与“补进”,否则教学内容就会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无法打造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思政课堂。

    明确中医药文化内容精准融入的标准

    首先,以培养具有国家、民族和政治认同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思政课作为中医药院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的关键性课程,其教学内容必然以培养出具有国家、民族和政治认同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进行选择,引导学生汲取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为健康中国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以中医药文化育人功能为主题选择优秀中医药文化内容。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与价值的体现,它拥有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自有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整体内容呈现出分散性特点,因此需要精准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个主题。

    明确中医药文化精准融入的内容

    首先,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内容。历朝历代医家“悬壶济世为苍生,妙手回春丹心厚”的人生志向与社会使命感,可作为中医学子的人生信条,激励他们立志争当良医大医圣医,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与民族的事业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对国家、人民、社会有用的中医药人,从而自发承担起振兴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使命。

    其次,思想教育资源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医药文化中“气化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格物致知”“天人合一”“整体变易”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高度契合。一是物质观的一致性,中医“气化学说”承认世界的本源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即“气”),“气”的运动变化是人的生命运动和新陈代谢的过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二是认识论的一致性,古代医者强调“格物致知”,意指通过对自然认识与实践,归纳类推出事物的性理,这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质不谋而合,可见中医药学就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守正创新。三是方法论的一致性,中医药文化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整体变易”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医药文化理论的最深处强调医者诊疗的过程应以病患为中心,强调疾病发展全过程的整体性认识,同时得益于“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启迪,形成了善于利用矛盾规律去认识和解决各项疾患的诊疗方法——辨证论治。

    最后,道德教育资源内容。深受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具有较高的道德层次要求,内涵敬业、友善、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医者要修身正己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医家论》中所云:“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每治必愈”;二是医者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三是医者要尊重同道、谦和谨慎,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中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四是医者要秉持天人合一理念,《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云:“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实现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善待自然惠泽自身。

    明确中医药文化精准融入的路径

    依据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的属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可精准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可精准融入道德教育资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可精准融入中医药文化发展史,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的情感认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可精准融入思想教育资源内容,助推中医文化的守正创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精准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内容,强化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高度自信;在《形势与政策》中可精准融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增强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的精准融入有利于构建思政课与中医药文化相融合的育人方式,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应,从而坚定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

    【作者系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融入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2022161)、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与文化自信研究”(20JDZST13)的研究成果】

 

当前:A3版(2023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