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做精税收经济分析工作,有利于税务部门积极参与国家治理,更好发挥“以税咨政”作用。本文立足于“以税咨政”作用发挥,通过对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温江区税务局(以下简称温江区税务局)“以税咨政”工作现状开展分析,通过走访调研,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多维度探索提升“以税咨政”质效水平路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智慧和力量。
一、温江区税务局“以税咨政”工作的基本现状
抓改革,做实税收分析。构建分析指标可视化展示的信息化系统,建立行业、税种指标模型,深化数据应用。主动参与地方政府管理,探索与外部门联合分析新模式及经济分析、问题调研合作新路径,推动分析成果咨政辅政效用转化,强化协同合作。建立全区协税护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财税协同、部门配合”的合力优势,打通数据需求“源头活水”,强化数据共享。
抓队伍,强化人才培养。以税收经济分析为专研方向,实施“以税辅政”“一科室一税种、一行业一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建优队伍结构。搭建“干中学、学中干”平台,通过专题学习、实地调研、集中研讨、分组作业、报告分享等形式,加强能力培养。设置“亮晒比”专栏,对优秀税收分析文章进行个人署名展示,积极向系统内更高层次刊物选送,对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予以数字人事加分,鼓励担当作为。
抓质量,打造拳头产品。围绕建圈强链、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发展等热点、重点课题及时开展调查研究,持续做好专题分析。2021-2023年,全局共完成税收经济分析报告20余篇,其中13篇获得了当地党政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地方党委、政府对税务经济分析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持续提升。
二、温江区税务局“以税咨政”工作的短板不足
机制体系建设不够。现有的税收经济分析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对税收经济分析工作的新要求。对税收经济分析的前瞻性统筹不足,从上至下的分析格局还未形成,工作合力不够集成。
专业团队建设不够。目前的税收经济分析工作多为业务骨干兼职开展、独立完成,兼顾开展精力不够。团队合作尚未建立良好默契,合力攻关问题的配合度不高。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较为欠缺,了解税收工作又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的人才较少,人才偏科全能性不足。
成果转化应用不够。当前税收经济分析多为常规性收入分析报告,以税收数据为基础,内容和模式单一,分析深度和力度不足,结合区域内重要经济行为或经济事件开展税收分析不够,分析角度站位不高,成果转化运用不足,以税咨政辐射效应不明显。
三、温江区税务局“以税咨政”工作的下步探索
(一)完善创新驱动的机制制度
健全工作机制。坚决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部署、把关,业务骨干团队协作、集中攻关的一体式推进流程。
完善保障链条。参考借鉴省市局已成熟分析指标和分析模板,组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分析团队,建立优势互补、数据互通、方法互学、产品共创、成果共享的联动机制。
延伸服务外延。将税收经济分析与服务招商引资项目相融合,多角度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税收效应评估分析,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和落地效率,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税收经济分析根基。
(二)完善人才驱动的孵化模式
拓展分析领域。全面加强对预测预警、政策效应和税收管理风险方面的分析,构建“全员全程分析”与“专题专业分析”相结合的税收经济分析机制。
组建复合团队。将税收经济分析作为重点培养方向,挖掘有潜力青年干部补充后备力量。组建优势互补的复合型、集约型分析团队,开展实战练兵,提高分析深度和精度。
丰富培养方式。以“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加强人才培养,邀请高校、政府专家授课,选送优秀人才到区级部门跟班学习,搭建沟通交流、成果展示平台,激发工作激情与活力。
(三)完善发展驱动的分析品牌
月度报告分析突出“快”。聚焦政策落实和组织收入,归集税费种、行业、镇街、产业、重点企业等数据,形成月度收入快报,做精“常规分析产品”。
特色产业分析聚焦“专”。运用发票数据和用电数据,探索编制温江区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形成宏观经济周期性、阶段性运行态势分析报告,做优“特色分析产品”。
经济运行分析探索“新”。围绕温江区“3+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针对传统支撑性行业以及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现代都市农业等地标行业开展产业税收分析,打造具有温江税务特色的“税收经济分析地理标志产品”。(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温江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