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千年古县的“幸福密码”
◎ 本报记者 罗园

 

川江家风馆。

 

    隆冬时节,走进千年古县——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文明和谐新风扑面而来: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居民小区温馨和谐,斑马线前友善礼让,文明实践滋润心田,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被誉为“中国龙文化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的泸县,自2021年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行“全域全员、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致力于优化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不断增强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微更新”  换得百姓“大幸福”

    老旧小区改造是市民最关心的民生工程之一,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的更新与发展。走进泸县玉蟾街道和益花园小区,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车辆停放整齐,路面墙面整饬一新,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环境卫生差、车辆停放乱的问题小区。

    “和益花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泸县第一个居民小区,停车位不足、环境风貌不佳、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给居民日常生活及出行造成不少困扰。”玉蟾街道组宣统委员蒲若楠告诉记者,为切实改善整体风貌,该小区对小区内道路、供排水管网、绿化、安防监控、小区照明等进行了改造,同时盘活近400平方米闲置资产,建成居民活动中心,零距离服务群众。

    “小区穿上‘新衣裳’,路好了、灯亮了、排水畅了、停车位多了,还新建了和益食堂、老年活动室、儿童阅读区等共享空间,生活越来越舒心。”谈到小区如今的变化,居民陈大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泸县,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和益花园小区。在建设社区曙光小镇小区,新建电瓶车棚480平方米,规划充电桩40个,设置电瓶车位150个,完善小区公共设施16个;在城东农贸市场,经过升级改造,曾经污水横流、拥挤杂乱的老菜场摇身变成环境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的文明市场。

    位于喻寺镇谭坝村的濑溪河边,美丽的河堤景观绵延不绝,平整的步道、干净整洁的河岸、郁郁葱葱的绿植以及崭新时尚的护栏,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样,百和镇大鹿溪高洞段也展现出这样的美景,新建的河堤不仅美化了周边环境,更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以前从这里路过只能走田坎,到处是泥巴,很不好走,现在方便了,到处都干净整洁,是出门散步的好地方。”看着优美的河堤,百和镇四合村村民龚伟脸上洋溢着微笑。

    近年来,泸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注重统筹推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等,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用城市“微更新”换得百姓“大幸福”。

    目前,泸县已改造老旧小区超过100个,惠及户数超过1万户;投入1.9亿元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升级工程,对玉蟾大道、花园干道等19条主次干道及人行道全面升级,改造车行道25.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3万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桥2座;实施农贸市场升级工程,全覆盖改造县城5个老旧农贸市场;实施城市小区环境改善工程,持续推进310个小区创建“补短板,促提升”及周边配套建设;建好“15分钟生活圈”,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实践接地气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3年5月24日,泸县“文明我来说 曲艺大家演”——“教育的力量”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该县人民广场举行。泸县实验学校学生严靖轩作为清音曲艺爱好者上台表演,向观众展示清音的传统魅力。“清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严靖轩说。

    “旬旬有活动,个个是爆点!活动多、接地气、热度高是我们文明实践活动的一大特色。”泸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牵头,打造“文明我来说 曲艺大家演”活动品牌,由各镇街各部门结合自身特点和地域(行业)优势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以“理论+文艺”“理论+志愿”形式,深度融入理论政策宣讲、惠民便民服务、情景体验等内容,用鲜活的形式宣传阐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文明乡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12月5日,在第十一届“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展示交流活动现场,泸县玉蟾街道朝阳社区作为2023年度“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社区”受到表彰。这些年,朝阳社区围绕知识普及、爱老助老、青年骨干培养等,开展“情满夕阳红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及应急救护科普培训活动。该社区还开展“护苗成长”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家教名师”公益团队,开展“龙城社区法庭”志愿服务活动,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这些都是泸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展现。近年来,泸县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深入镇(街道)、村(社区)、小区(院落)开展志愿服务,落实“每月文明行动日”+“每周志愿服务一小时”,广泛搭建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平台,做优做大“龙城有理”“七色花”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市民群众“唱主角”“挑大梁”,自觉成为文明先行者、实践者。创新开设“两新组织”公益创投、爱心企业帮扶等特色志愿项目,探索“社区+社工+志愿者”多元服务方式。机关干部、志愿者常态参与“每月28日文明行动日”+“每周志愿服务一小时”,就近服务10万人次。

    在泸县嘉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到狮子村开展助农收割油菜籽志愿服务活动;在方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开展“学雷锋 解民忧”志愿插秧活动;在得胜镇,青年志愿者们来到仁和村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一个个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深化文明培育  涵养时代新风尚

    2023年夏天,泸州“锅盖侠”邓克彬的故事引发全网的热切关注,温暖了不少人。故事发生在去年7月,泸县龙城义工协会的志愿者邓克彬刚结束志愿服务回到家中,得知河北省涿州市遭遇严重汛情急需救援后,不顾劳累又立即收拾行装,驰援2000公里外的涿州市。时值三伏天,涿州市中午和下午室外温度高达40度,湿气严重,邓克彬坚守灶台炒菜做饭,在热锅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每天平均做2600份盒饭。因长时间炒菜颠勺,邓克彬的手腕已经肿得不成样子,他却说:“只要灾区的抢险人员和群众能吃好,我苦点累点不算啥。”因为邓克彬的善行义举,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锅盖侠”。在去年“中国网事·感动2023”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中,邓克彬光荣上榜。

    在泸县,像邓克彬一样的先进典型还有很多。四川省道德模范童建树是一名教师,他三上木里县、两赴青川县支教,把当地学生当子女,为他们缝补衣服,垫付生活费;在旅途中遭遇车祸时,他用自己的肩膀当作人梯,勇救同车10多名乘客。诚实守信泸州好人刘丽热心公益事业,她发起“拥抱·我们在行动”关爱活动,走访五保户、残疾老人、失独家庭、困难儿童等特殊人群,为他们送去温暖和慰问品,几年来她投入公益活动的资金超过20万元。

    近年来,泸县大力挖掘道德模范、先进典型背后的故事,组织泸县文联各协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编排《礼赞》《四个老汉夸好人》《还是好人多》等文艺作品20余个,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已成为展示全县公民道德建设成就的闪亮标杆。截至目前,泸县共有“中国好人”4人、四川省道德模范4人、“四川好人”37人、泸州市道德模范9人、“泸州好人”43人、泸县道德模范78人、“泸县好人”33人、“德耀龙城·最美人物”系列人物300余人。

    走进川江家风馆,每一面墙上都陈列着名人家风家训。如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清廉家风;蔡松松“为人民甘洒热血”的无畏家风……这里将祖辈先贤的传家智慧、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以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优秀家风故事娓娓道来,传承历久弥新的家风力量。在家风馆外配套建设的家风主题公园里,“曾子杀猪”“芦衣顺母”等家风故事的景观小品随处可见。公园内还设置了家风诗句拼图、家风家教飞行棋等互动体验项目,让参与者在享受乐趣中感受良好家风的影响。

    近年来,泸县打造家风体验立体体系,着力构筑县上有川江家风馆、全县20个镇(街道)有家风长廊、305个村(社区)有家风宣传栏的家风文化体验网,做到“家风处处体验,人人受到熏陶”。常态化开展家风教育志愿解说活动,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活动,累计获评国家级“最美家庭”和“五好家庭”3户、省级11户、市级110户,评选县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440余户。搭建家风宣教多维平台,持续开展家风“三送”活动,开展基层宣讲400余场次,惠及家庭2万余个;编印发放《泸县家风家训》《泸县家风作品集》等作品6部3万余册,不断做好“家”文章,涵养新风尚。

    如今的泸县,正展现出向善、向美、向好的文明力量,如春天的绿芽,充满生机。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文明的内涵,展示着城市的华彩。

 

当前:A1版(2024年01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