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爆火,是一种镌刻时代印记的“礼乐文明”
◎ 张全林

 

    民乐版“科目三”来了。新疆的脖子,内蒙古的肩,西藏的袖子搭两边,壮族三月三的音乐响彻天,中华民族共舞同心圆!啵咧(壮族唢呐)吹出的“科目三”,民族元素拉得满满,火遍了全世界。近日,杨丽萍团队、德国健身达人帕梅拉跳“科目三”的话题还冲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热议,广西“科目三”不会还要上春晚吧?

    国内大众文化领域很久没有爆火的新梗现世,直到最近一种被称为“科目三”的舞蹈异军突起。“科目三”的来历,一种说法是这种编舞来自于一场广西人的婚宴,而跳舞是广西人继唱山歌、嗦米粉之后的“科目三”;另一说法则是称这个舞蹈来自一个通过了机动车驾驶证科目三考核、在现场跳舞庆祝的素人。不管怎样,其来源究竟为何已经不重要,当下只要点开“科目三”舞蹈的视频,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欢快和张扬。可见,“科目三”是一种文化超越,能够传递情感能量,产生新的愉悦和满足。

    “科目三”火出圈,缘于文化的感染性。生活中广西人都很喜欢跳舞,有网友评论,原来这就是广西“科目三”。如今,就连世界顶尖舞者也跳起“科目三”,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拉丁舞大奖赛的舞者、世界街舞冠军……诸多专业舞者下场,说明尽管存在文化和语言差异,但世界各国的文化情绪表达有很多共性。“科目三”契合了大众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又植入了全球网络文化基因,可复制性、可传播性较高,很容易在全世界传播。“广西不大,创造神话”,一段舞蹈,就可以让世界各地共享欢乐,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自信,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界限,在文化创新中实现传承,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方式。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行日用的共同价值观融通起来,与时俱进,才能愈来愈坚定文化自信。源于广西的舞蹈,由扭胯、摇花手、小连步等丝滑的动作组成,搭配京剧唱腔的背景音乐,就有了鲜明的中国风特色。

    文化传承弘扬是基于点滴积累的宏观气象。作为“科目三”的音乐标配,《一笑江湖》原曲本是描绘武侠世界的沧桑与孤独,被改编成DJ舞曲版本后,这首歌变得节拍强劲、轻快、时髦。曲中的戏腔一唱起,肤色、语言各异的人们就开始在世界各地的街头扭起花手、摆动胯部、滑动双腿,如入无人之境。武侠文化意蕴,本是传统的,其携带的价值标准,配上时代元素,仍然活力焕发。“科目三”爆火并不一定是因为舞蹈优美,更在于其传递出了快乐、随性的传统生活价值追求,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一种镌刻时代印记的“礼乐文明”。

    守护好中华文脉,借时代躯体,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进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一座座古都、一处处遗址、一件件文物、一册册典籍,抑或千姿百态的民族地域风情、淳朴民风民俗,都是深厚的文化积淀,都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注重创新转化,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让人们在历史之旅、文化之旅、精神之旅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和历史主动性。

 

当前:B2版(2024年01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