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及“四新”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选择
◎ 龚静敏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的、适时调整的过程,要以发展创新的手段更好地完成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时代变化,在融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提质增效。

    一、融媒体及“四新”建设交叉融合的现实背景

    (一)融媒体的含义与特点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各种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融合各种媒体资源的优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目的。融媒体在媒介形态上实现了由“一”走向“多”、由“平面”走向“立体”的转型;在“受众第一”的基础上,突出即时交流的原则。这与新时期的大学生对可视化、移动化和互动化的媒介接收偏好相吻合。

    (二)融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融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进一步带动高校思政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变革,将推动高校融媒体向纵深发展。以融媒体为基础,在教育手段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会使高校的思政教育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使高校的思政教育效果得到持续提高。将融媒体融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也有利于融媒体采编内容的丰富。

    (三)“四新”建设的现实要求

    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教育举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要结合现实背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站在“未来的需要”角度上思考今天的高等教育,为未来培养人才,进一步明确推进“四新”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二、融媒体及“四新”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理念困境

    高校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也是影响思政教育成果的关键,教师的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的效果。虽然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已经意识到融媒体的重要性并且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应用,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在思想上较为保守,过于依赖以往的教育方式和经验,对融媒体技术缺乏了解,不会熟练应用。

    (二)传播困境

    “00后”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于一些有趣、有意义的内容往往能够主动评论、转发,而对于不感兴趣的部分则可能直接屏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虽然学校结合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但是如果内容过于突出理论、说教,则不容易被接受,更难以带动思政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二次传播,不利于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三)人才困境

    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目前,一些高校内部的融媒体平台运营力量较为薄弱,缺少既懂融媒体技术又懂思政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效产生限制。

   三、融媒体及“四新”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立体教育体系

    在融媒体及“四新”建设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从理念上进行更新,要建立融媒体意识,结合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树立融媒体传播理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能够顺势而为,因势而谋,以融媒体技术为发力点,创新工作形式,转变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风格,不断创新传播渠道,优化教育路径,兼顾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基础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拓宽学生的信息接收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二)强化内容供给,转变教育方式

    教师要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供给质量,秉承多样、优质的原则开展内容设计;要从以往灌输式的思政教育转变为精细化的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话语传播中,要秉承着有料、有用、有趣的基本思路进行内容开发,使思政教育内容既满足学生需求,又能够适应当前发展需要。同时,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定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避免“千校一面”。

    (三)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引进

    高校要大力培养、引进融媒体人才,使其更多地参与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对此,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结合现有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做好融媒体技术培训;主动招聘一些具有较强新媒体运营经验的专业人才,使其参与到思政教育实践中。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为提升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高校可以出台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将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成果纳入到晋升、评奖、职称评聘等范围内,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热情。

    融媒体发展及“四新”建设的不断推进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又一个良机,对此,高校需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在理念、形式、内容、制度、手段等多方面快速反应,灵活变化,切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质效。(作者系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当前:B3版(2024年01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