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年后
◎ 刘玉新

 

    去年的年,过得特别简单。

    直到腊月二十八,我还没把办年货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年,生活好了,天天犹如过年,也不定非要在这几天买一大堆吃喝囤着,反倒是要吃什么,现买现做,既省力又省心。

    女儿可不这么想,她从天津回来过年,下一次楼就买一次东西,大包小包,腊肉干菜,蔬菜水果,零食饮料,反正没看到她空过手——也好,有人操心吃的喝的,我就享受现成的吧。

    但大过年的,我得给老人准备一份孝敬,这是女儿不能替代的。钱不多,聊表心意,岳父岳母,父亲母亲,这是每年必需的程序。在这事儿上,我是很用心的——取回的钱,必须是崭崭新的,连号,十张二十张,一面儿齐,决不允许正一张反一张,这是我自己跟自己定下的规矩。然后,把新买的“福”字红包打开,一份一份,轻轻放进去,捋顺,压平,里面的钱,没有一点褶皱,看准封口,插好封皮。

    这些红包,我得在年前,送给几位老人,土家人把这称为辞年。辞年与拜年不同,辞年,意味着辞别旧岁,喜迎新春,多是晚辈对长辈表达感恩之心,祝福长辈在新的一年平安顺遂,意义深长!

    今年过年,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事,不能像往年那样齐聚一堂,团圆在父母膝下。所以,我们陪着老人,聊天看电视,唠他们喜欢的乡下年味:煮猪头、打年糕、做醪糟,还有土家人的“十碗八扣”、一头二笋、三鸡四鱼,一碗一碗,各有说道,那可都是父母的年节情结,即便人在城里也会心心念念。

    我用了一个上午,做了一桌团年饭,既保留了土家特色,也有时尚的海鲜面点,菜不多,却足够一家人吃得称心如意。

    窗外虽然还有没化完的雪,但屋子里已然阳光暖暖,风筝从天空飘过,远山抹上了一层浅绿,春天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了。

    过了除夕,人们拎了礼品,纷纷出门去拜年。正月初一,晴空万里,我也去给岳父拜年。岳父家在三渔冲,开车要不了十分钟。沿着泉溪河西进,一路上,野樱花已经在阳光下欣欣然睁开了眼。

    三渔冲村在短短的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岳父家门前的河道,重又清流潺潺。河边上,原先的土地,一边改造成了农业观光稻田,最大的一块稻田竟有20多亩,平平整整;一边是绕河公路,弯弯拐拐,路面新刷黑了,公交车在上面跑。听岳父说,开春之后,公路两边还要修人行道,种花种草,有几个地方,还规划要建观光亭台。

    听着岳父滔滔不绝,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画:秋天的山湾,站在岳父家的屋顶,放眼远眺,金色的稻浪,流淌在美丽的村湾里,人们结伴赏秋,喜迎丰收。

    岳父说,他移民到三渔冲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福分,住上了三层小洋楼。美丽村湾建设,又带给他全新的环境。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岳父指着远处的平地说,那是村里的广场,再过几个月就竣工了,到时候,村里的人,也和城里一样,唱歌跳舞甚至开个产品展销会,不用往城里跑,在自家门口就实现了。

    看着老岳父憧憬着,我打心底叫好。这个年,过得真是畅快!

 

当前:B3版(2024年02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