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理论,是党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提出的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育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将“第二个结合”融入该课程,旨在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中的教育价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课程建设,为高校人才培养注入培根铸魂的精神力量,并积极响应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战略,让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在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升课程品质、充实思政教育体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关乎人才培养之大计,需全面贯彻“第二个结合”理念,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从教学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赋能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有担当、有信仰的时代新人。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是促使“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教学的主体支撑。课程教师需深度挖掘“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厘清“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脉络、理论脉络及实践脉络,明确“第二个结合”的现实价值,以切实行动促进“第二个结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的融入。一方面,课程教师需革新教学理念,在意识层面明确“第二个结合”融入该课程的重要性,主动革新原有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课程教学角色,由教知识扩展到提升素养,提高落实“第二个结合”融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课程教师需持续进行“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学习,紧抓学术前沿研究成果,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创造性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第二个结合”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讲深、讲透、讲活课程内容,让“第二个结合”在课程育人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优化课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促进“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的必要环节。一是要将“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教材。高校可聚焦学校特色和教学实际,重新编排课程教材体系,从课程教学大纲入手,增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教学案例,丰富和补充教材内容,实现“第二个结合”与课程知识的有机融合,强化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以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的目的。二是要将“第二个结合”融入教学设计。“第二个结合”内涵博大精深,需通过持续的教学目标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通过设置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教学环节,有效讲授课程知识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弥补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其在深度理解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文化自信,并移情于生活,移情于创新表达,落实“第二个结合”的内在要求。三是要将“第二个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立足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瞄准“第二个结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点,并通过设置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环节,让学生在良好互动中不知不觉明确“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深意,主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和厚重,体会其魅力和趣味,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益,高效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四是要将“第二个结合”融入课堂评价。高校需结合“第二个结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目标,细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融合“第二个结合”教学反馈的评价体系,由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改进课程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丰富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促进“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的关键所在。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主题式教学方法,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品读、红色诵读等多元主题,推进“第二个结合”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打造体验式教学课堂,结合“第二个结合”实际,创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在视听感官刺激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其情感共鸣,增强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互动性,促进“第二个结合”深度融入。此外,高校可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钉钉、云朵课堂、网易云课堂、YY教育等线上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补充与延伸,丰富“第二个结合”的融入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在线上学习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可开发有关传统文化的图文、视频等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其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促进其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扩展实践教学渠道。实践教学是促进“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的重要法宝。“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教学,不仅需在理论层面进行思想塑造,而且需在实践层面进行行为引导,让学生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性,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能够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第一,有计划地开展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文化馆参观、红色文化演出等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情,在实践中明确自我定位、提升践行效力,并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第二,利用端午、清明、重阳、中秋等节日举办相应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节日形成的时代背景、缘由及节日习俗,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情怀,提升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促使学生将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第三,定期举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致,既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营造欣欣向荣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促进“第二个结合”融入课程的有效渠道。高校需遵循“第二个结合”要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基地,推动课程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衔接,激活高校环境育人的隐性功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导和精神支撑。同时,高校需发挥社团的组织育人优势,在学生社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学习,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平台,配置专人负责内容审核与发布、平台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确保宣传内容积极健康,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覆盖面;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创立“社团文化节”等社团品牌,提升社团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让更多学生自愿参与社团活动,增强文化育人实效,进而为“第二个结合”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树立优秀典型,在校园中大力宣传推广个人(团队)优秀事迹,发挥其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促进良性校园文化建设。此外,高校需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严格把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内容,精准对接学生所需,提升“第二个结合”融入的针对性、实效性;积极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开发动画、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作品,以学生喜爱的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确保文化育人取得实效。
[作者系北京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面上课题“提升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MS20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