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色旅游的网络流量化为游客留量
◎ 金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旅行游览为手段,以红色革命历史遗址、红色革命活动地点、红色革命文物史迹为主要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红色旅游持续火爆,现场演绎、研学实践、汉服妆造、古风摄影、场景还原、地标打卡等方式出圈,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如何将网络流量沉淀为游客留量,如何在此过程中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需把握好以下三个维度。

    一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旅游地区通常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核心是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革命英雄的事迹和中国革命的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应尊重和维护这些文化遗产,确保原有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真实。

    红色旅游不仅是旅游的一种形式,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通过参观重要的历史事件地、革命领袖故居等,可以实地感受壮烈的革命故事,加强民众对历史的了解,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红色旅游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使其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

    二是数字赋能场馆史料有的放矢,打造特色路线。利用新媒体、智能技术等现代先进手段,可以让红色故事的传播更广泛、红色文旅的形式更丰富。制作红色文旅主题短视频、直播,利用VR、AR、智能感知等技术,创建互动体验、线上展览、虚拟现实、多屏呈现等新型旅游产品,让游客身临其境体验历史事件,增加参与感和沉浸感,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开发红色文旅专属移动应用,如APP、小程序、H5,提供导览服务、讲解音频、地图导航、智慧问答等功能。通过数字赋能,可以赋予场馆和史料新的生命和意义。结合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社会热点、传统节日等元素,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路线,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三是注重旅游服务结构转型升级,优化民众体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交通、购票、住宿、餐饮等全流程环节,提升景区硬件设施,如增加休息区、观景台、互动体验区等。增强游客体验,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引入智慧旅游系统,强化数据分析,采取提前预约、动态限流、错峰优惠等措施,分散游客人流压力,减少排队等候时间,保证秩序和效率。在人才培养方面,吸收专业的旅游服务人才,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操演练,提高导游、接待、讲解、后勤等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效能。在应急响应处理方面,制定多套预案机制,针对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提供医疗急救、安全救援等服务,确保游客安全。

    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社会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需求。通过上述手段,可以更好打造红色文旅系列IP,实现从数据流量到人员留量的转变,使游客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弘扬者。同时,在推广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应关注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平衡,避免因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内涵流失,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4版(2024年03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