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爷是村里的“五保户”。他七十多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眼看不行了,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
病好后的董爷,行为有些古怪,在大家看来脑子有些毛病。比如,他居然想拿自家的肥田,跟人家换乱石岗的荒地。这种事谁敢答应?否则良心过不去。再说那块荒地野草丛生,石头又多,能派上什么用场?董大爷却饶有兴趣地说,他要开荒种果树、吃果子。村里人逗他,“你一把老骨头了,能挖动地吗?”董爷说:“怎么不行,人活着不就是干活吗?不干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人们继续和他开玩笑:“你牙不行了,能咬得动吗?”意思是,你还有几年活头?还瞎折腾,你能吃到自己栽的果树上的果子吗?董爷却一本正经地说:“有盼头总比没盼头强吧;咬不动,就含着呗。”
之后的一段时间,董爷真的天天去那块乱石地开荒了,锄把上挂一个黑布袋,里面装着一瓶水、一块馍,还有一个旱烟袋。村里人瞧着他不免可笑,这老家伙到底图个啥呀?问他劝他,他也只是笑笑,一直在那块开出的荒地上忙着,从早春到清明。他的果园似乎没什么规划,今天在这边种几株桃树,明天在那边种两株梨树,乱七八糟地看不出什么基本的规划。
然而几年下来,那些杂七杂八的果树一下就长了起来,先后也开花结了果。昔日村后最荒凉的地方,顿时成了一片美丽的风景,连村里的年轻人谈恋爱,也爱往那边奔了。董爷倒不怎么和年轻人搭话,他喜欢一个人待着,侍候他的果树。累了,他就坐下来抽旱烟,看看那些高高低低的果树“站”在他面前,听那些果树在风中咿咿呀呀地“说话”……董爷一辈子无儿女,他喜欢他的每一株果树,都结结实实枝繁叶茂的样子,让他看着都带劲。
对于果实,董爷并没有占有的欲望,他的牙齿,也仅仅是能含两口熟桃、吃几颗离核的黄杏,大部分水果他是咬不动的。至于卖钱,对他来说更无必要,他无牵无挂,每年村里给他的那些钱粮已经足够。于是隔山差五地,董爷便把新鲜的水果送到村里的小学,分给孩子们。过往的行人顺手摘食,他也不说什么,只是不能偷,折了枝条。
渐渐地,董爷的名气大了,他的果园成了村里的示范果园,有媒体想来采访他,董爷予以了婉拒,继续深居简出,在果园忙活。
董爷一直活到了96岁。董爷过世后,因果园无专人管理,进入挂果期,果实还未熟,就有人摘掉了,吃起来苦涩不说,还糟蹋了不少。村里及时出面,把董爷的果园收归为集体所有,然后再承包出去,在果园边又建了健身广场。久而久之,董爷的果园成了村里别样的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