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阳光招生”只是一个开始
◎ 周荣光

 

    4月1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决定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旨在全面排查中小学设立的重点班、快慢班等现象,并严厉打击将学科竞赛培训考级与招生挂钩的行为,坚决整治招生入学过程中存在的“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孩子不仅是国家的未来,也关乎一个家庭的希望。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所有的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尽管在当下,不用担忧孩子无学可上,但基于现实、舆论和对孩子未来的期待,许多家长都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名校”。每年的招生季,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名校”,名校招生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何为“名校”?公众的定义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是教育资源优越,二是升学率高。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杜绝“掐尖招生”、杜绝成绩与升学率排名,可仍然有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钻空子,以“成绩”、升学率为金字招牌,打着所谓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打造品牌效应”的旗号,想方设法地利用“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手段,尽力招揽优质生源。

    固然,招生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乱象,并非学校一方违规造成的,还与不完善的招生政策、不规范的招生行为、不透明的招生信息有密切关系。但无论怎样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都使得公平性受到质疑。而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类违规收费行为,更加剧了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这些现象的存在,强化了公众的入学焦虑,损害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更损害了教育的公信力和社会信任,加剧教育功利化。

    教育部这次从全国层面入手,部署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应该说是对公众“入学焦虑”的一种积极回应。很显然,解决教育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提供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好的教育。此次阳光招生专项行动,教育部开出了明晰的违规清单,重点治理七类长期隐蔽存在的违规招生操作,是对当前教育领域乱象的回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全面排查和整治各种不公平现象,不仅能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还有助于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

    义务教育的“阳光招生”只是一个开始,实现教育公平公正,还需要更多努力。除了教育部门要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整治外,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公平的建设中来,更需要加强社会监督,让公众对包括招生入学在内的教育公平建设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教育公平的良好氛围。期待这次专项行动的各项举措都能认真落实,通过扎实有效的持续治理,用“阳光招生”驱散“升学焦虑”阴霾;更期待从“阳光招生”开始,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评价,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相对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B4版(2024年04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