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非遗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 张海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是我国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输送主渠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推动非遗文化和艺术职业教育相融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一是可以培养民族认同,厚植职业教育文化自信。通过接触、学习非遗,学生得以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二是可以锤炼专业技艺,彰显职业教育工匠精神。非遗技艺的掌握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完成,通过参与非遗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体验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韵味。三是可以深化产教融合,指引职业教育育人方向。非遗天然的艺术属性,与艺术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高度契合。在数字化背景下将非遗融入文化艺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机会,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助力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当前,我国艺术职业教育的非遗传承探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缺乏多元性、教学内容趋于同质化等,大多数院校对本土非遗缺乏合理、有效引入,或因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教学理念落后等,导致非遗教育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有限。非遗与高职艺术教育融合发展,不仅能够赋予非遗更为持久的生命力,更为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路径。那么,非遗如何融入高职艺术教育?

    第一,借力新兴技术,营造校园非遗传承氛围。首先,积极将非遗元素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当前高校普遍推行“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利用智能传播终端进行非遗宣传。例如,通过电子公告板、交互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非遗多样形态,结合多感官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学习非遗,营造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从“互联网+非遗”的视角出发,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推广非遗。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组织“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例如,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与学生开展“展、学、演、练、研”活动,利用学校的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进行互动引导;举办非遗创意市集,利用电商平台展示和销售非遗手工艺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举办非遗创作大赛,鼓励学生设计非遗文创、漫画插画等,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吸引更多群体关注和参与。此外,推动成立校园非遗传承社团,建立社团账号及线上群组,让学生可以与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进行在线讨论互动,拓展非遗的影响力,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承和推广非遗的良好氛围。

    第二,依托数字技术,创新非遗传承教育模式。首先,丰富非遗融入教育教学的途径,尤其重视将本土非遗文化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相结合。组建师资团队,深入到非遗发生地进行素材搜集整理,借助VR、AR等呈现形式,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视化数字教材,例如,创建虚拟博物馆、虚拟展厅等,让学生对非遗创作过程进行沉浸式体验;将知识图谱、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融入课堂,使教学过程更加具象化。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入挖掘非遗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感受非遗文化蕴含的工匠精神,将自身的原创意识与创新思维融入其中。此外,建立非遗传承教育的跨学科合作机制,邀请文化历史、数媒设计等领域专家参与校园非遗项目,打破学科界限,促进知识交流,拓展非遗传承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建立远程教学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课程等方式,将非遗传承教育资源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开放共享,以校园传播为载体,让非遗成为世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第三,聚焦“产学研”结合,助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首先,夯实非遗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依托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类专业,对非遗文化的历史沿革、传承方式以及表现形式等展开深入研究。运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非遗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构建非遗数字档案库、在线学术交流平台等。其次,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多方协作形成非遗传承合力。强化与地方文旅部门、非遗工坊及文化企业、机构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通过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同时,激发高职艺术院校的内生动力,结合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鼓励师生对非遗知识与技艺进行再挖掘、再创新、再传播,将非遗研究、学习、设计、生产等各环节与产业链相契合,使实践成果有效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艺术职业教育还应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艺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新媒体知识,了解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成为非遗的主动传播者和推广者。

    (作者系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传媒系助教)

当前:B2版(2024年04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