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适老化改造现状调查
适老化改造前,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社工上门评估。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适老化改造等话题备受社会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无障碍环境、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在应对老龄化的“大文章”中,各地适老化设施建设现状如何?如何做好适老化改造,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便捷、舒适、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 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带来便利
4月17日早上,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一栋老旧居民楼里,74岁的陈婆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客厅的一个角落摆放着一个黑色轮椅和一个银色助行器。陈婆婆是一位独居老人,患病多年导致腿脚无法正常行走。去年,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的社工来到她的家中,经过细致的评估,在卫生间安装了防滑垫、马桶扶手、助浴凳等,还根据她的需求在厨房里靠近灶台的墙边安装了上翻凳,方便陈婆婆做饭间隙随时坐下来休息。
“适老化改造让我的行动更加方便了,省了不少力!”陈婆婆对来回访的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社工周旭岚说。周旭岚告诉记者,去年,针对陈婆婆的情况,中心通过黄扶手计划-银龄安居公益项目,进行了免费适老化改造,还为她配置了崭新的轮椅和助行器。和陈婆婆一样,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受益于公益项目提供的免费适老化改造。
在距离成都1900多公里的上海市,上海长途公司北区汽车站的65路公交车上,设置了便民箱、无障碍轮椅导板等设施设备。乘客上车变成一步上台阶,方便了老年乘客。65路公交车还增添了“侧跪”辅助轮椅功能,当遇到推着轮椅出行的特殊乘客时,驾驶员开启相关按钮键,车身可以往右侧倾斜一定角度,当车门台阶与地面之间达到一定距离后,打开无障碍轮椅导板搭在公交站点的石阶上,可帮助特殊乘客顺利上车。今年,上海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把公交行业的适老化纳入其中,计划年内试点打造60条具有敬老爱老特色的公交线,并完成100个公交站台的适老化改造。为了使老年乘客出行更便捷,近年来,沪上部分公交车型还进行了适老化的配置。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国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医院设置老年线上就诊专区、配备助老器具、设立老年专用窗口,创建“适老化”就医模式,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充分融入信息化医疗,解决老年人的就医难题;一些城市通过安装防滑地板、扶手,配置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家具和电器,以及提供紧急呼叫设备等,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问题 适老化改造面临重重挑战
各地适老化改造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在生活中依然会遇到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适老化改造面临重重挑战。
86岁的鄢婆婆住在成都市高新区某老旧小区7楼的步梯房里。她的女儿因病长期住院,丈夫又在多年前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无法自理,老人要承担全部的家务,还要照顾老伴。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又陡又高的楼梯让鄢婆婆每爬两层就要停下来歇很久。鄢婆婆告诉记者,小区业主们曾商量过加装电梯,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以失败告终。
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养老事业部负责人刘琴长期参与助老服务,她介绍,以黄扶手计划-银龄安居项目为例,项目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空巢低收入、失能失智、高龄孤寡、高龄老养亲等四类困难老年人群体,其中70%以上生活在农村地区。相比而言,农村的养老条件更为艰苦,一方面,房屋基础差,设施不全,且大部分是旱厕,改造难度大;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基础病多,特别是风湿病导致的手脚变形非常常见,对辅具需求很高。此外,仅仅适老化改造和适老化物资配送,并不能完全解决老年人的需求,物资和设施到位后如何使用、老年人的身心压力、家属的照顾技巧等等,都是伴随而来的重要课题。
“涉及范围较窄,受益群体不广;市场化、个性化的自费适老化改造接受程度不高;内容较为单一,不太重视适老化环境的整体营造;程序繁琐,效率不高都是适老化改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长期研究养老服务的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系主任李静说。
李静认为,目前各地在适老化改造中大多非常强调居家适老化改造,并编列指标任务进行考核。但受限于财政压力,在受益群体方面大多限定为困难老年人家庭,受益面并不广泛。老年人的传统消费习惯,加之政策宣讲不到位,让大多数老年人及其家庭对于需要自费购买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均不高;此外适老化改造的市场化程度有限,参与改造的专业企业和团队不多且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将“适老化”简单等同于“无障碍”,过分关注物理空间的适老,忽视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的适老与无障碍;过分强调居家适老化改造,忽视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施建设及维护;过分强调老年人摔倒碰伤等物理性预防,忽视老年人赋能及参与等功能性拓展。此外,适老化改造的申请、审批、建设、验收等流程较为烦琐,导致改造工程耗时长,效率不高。
解决 适老化改造要从细处着眼、解决实际困难
2022年,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开始施行,将保障对象由“残疾人”扩展为“残疾人、老年人”。
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我国对老年人、残疾人乐享数字生活的保障力度显著增强,2577家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超过1.4亿台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
…………
“用适老化‘小改造’,托举老年人生活‘大幸福’,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李静建议,首先要加大宣传,增进理解,形成共识。政府主管部门要向老年人及其子女宣传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注老龄化、支持适老化、建设无障碍”的良好氛围。其次要统筹谋划,系统设计,整体营造。在适老化政策制定、项目设计、资金支持等方面要关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大空间,既要关注设施设备等物理条件建设,还要关注尊老敬老、颐养社区等社会环境建设,更要关注老年人自我赋能、积极参与等心理建设,从整体上营造无障碍及适老化环境,建设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第三要多元参与,创新筹资方式。在做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兜底保障的基础上,要积极鼓励更多家庭参与适老化市场化运营,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贴一点、家庭掏一点”的方式,调动老年人及其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的积极性。
刘琴认为,用专业社工个案管理方法介入适老化改造工程尤为重要,在改造的基础上,需要把综合评估、用具指导、照顾指导服务、跟进服务等内容纳入全流程服务,可以确保老年人在接受改造服务的同时,得到专业的社工服务与照顾关怀。在改造完成后,社工还应继续提供关怀陪伴和照顾者支持等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够真正享受到改造带来的便利和舒适。此外,在适老化改造中,要通过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的力量,搭建社工专业介入的适老化改造网络,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居家安全的议题,让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还需要更多从细处着眼、解决实际困难的务实举动。”在李静看来,适老化改造要走心、贴心,老年人及其家庭才能更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