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申玉田:集报,永远在路上
◎ 石贵生 吕强

 

    集报是一项丰富知识的文化收藏,河北邯郸峰峰矿区91岁的申玉田就是一名痴迷集报70载的老集报人,在他的集报收藏品中,有许多“珍品”;剪报资料240多册、报纸合订本200多本、杂志创刊号300多种,以及各类报纸8000余种、2万多份。

    70年集报情

    申玉田是峰峰矿区新华书店一名退休干部,现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会员,曾被峰峰矿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特色文化户”称号。

    说起自己与报纸的情缘,申玉田说,他小时候看到1943年的《新华日报》太行版时,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17岁他刚参加工作,无意间看到一份《河北日报》,报纸上的很多消息再次让他爱不释手,这份报纸也被他珍藏至今。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集报之路。

    申玉田收藏的报纸中有不少“珍品”,如《人民日报》号外、《中国老年报》创刊号、《燕赵老年报》创刊号、《老人世界》创刊号、《邯郸日报·丛台周刊》创刊号、《邯郸晚报·年华周刊》创刊号、《羊城晚报》新千年236版、《广州日报》新千年200版纪念特刊等。

    坎坷集报路

    回顾这些年的集报历程,申玉田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有次偶然和朋友谈话间,他得知和村镇金村村民祁明科家中保存着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原版。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趁休假之机,骑着自行车奔赴25公里之外的金村。当时正值酷暑,他行进在起伏不平的丘陵公路上,午时才汗流浃背地踏进祁家的门槛。祁明科被申玉田的真诚感动,当即就把报纸递到他的手中。申玉田一路欢喜地返回家中。

    1994年,申玉田退休以后,集报、剪报、整理以前的旧报,成了他最大的爱好。他每年自费订阅多种报刊,还经常流连图书馆、报摊、书店,去“淘宝捡漏”。

    申玉田的集报爱好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四个儿女经常帮老人查找报刊,满足父亲的心愿。

    2002年7月,申玉田的长子申新平因公去南京开会,临行前询问父亲回来时给他买点儿啥,他说什么也不要买,只需找江苏省新华书店一位好友,帮助找某期《新华日报》即可。

    儿子理解父亲的心思,会议结束后,跑到江苏省新华书店,找到父亲提到的那位好友。这位好友十分热心,千方百计查找多个科室,终于找到了这份珍品,满足了老人的心愿。当儿子递给申玉田这份报纸时,他如获至宝,心花怒放。

    畅享集报乐

    集报不仅怡情,更给申玉田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005年10月,在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举办集报活动竞赛时,已经72岁的申玉田提前3个月将标准答案寄去,成为全国第一个交卷人,最终获得“全国特等奖”的好成绩。

    日常生活中,他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广交“报友”,交流集报心得,增加集报品种。

    退休后,他多次应邀参加在河南郑州和山东临沂召开的中国集报发展研讨会,同全国200多位报友建立联系。在集报交流过程中,他与各地报友诚信交流、互通有无,在集报界树立了很高的威望。

    申玉田的集报爱好使他成了当地的“名人”。1999年12月,峰峰矿区举办“迎千禧民间艺术展览”,展出他收藏的300多种精品报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闲暇时,申玉田翻阅自己积攒的“珍藏版”,觉得这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谈到多年的集报体会,申玉田说,集报带给他快乐,让他从中学到了知识,丰富了业余生活,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他还表示,自己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活到老学到老,集报——永远在路上。

 

当前:B3版(2024年04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