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
◎ 郑琦凡

 

    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国际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促进非遗展示传播与传承,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当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受到极大冲击。探索促进非遗保护、展示传播与传承的新路径、新方式,刻不容缓。

    现阶段,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而且推动了作为人类文明产物之一的非遗的数字化进程。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非遗展示传播与传承,可以拓宽非遗的传播渠道与传播范围,促进非遗形态的转化与内容的创新,为人们提供沉浸式、临场感体验。

    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体系,目前,该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还存在着展示传播方式单一、有效性不高,以及传播内容题材同质化严重、针对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探究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路径至关重要。

    建设非遗大数据体系,加强非遗资源数据化保存

    非遗数字化,是永久性原真保存非遗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有效途径,而非遗大数据体系建设和数据库建设,是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的基础工程。因此,为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进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需要建设非遗大数据体系,加强非遗资源数据化保存,以便后续的研究、传承和利用。首先,应对中国丰富多彩的非遗进行全面普查,并充分收集各类非遗信息,包括非遗项目、传承人、历史背景等,为后期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其次,应结合中国非遗保护实际情况,加快研究制定科学合理且相对统一的非遗数据建设标准,规范非遗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使用,并建立多层级的非遗数据库体系,确保非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推进非遗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实现。最后,应利用不断更新的数字技术,对非遗资源数据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促进非遗的现实保护和传承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非遗线上线下传播平台建设,开发体验空间

    数字化时代,需要加快非遗线上线下传播平台建设,运用数字化科技开发沉浸式、多元化非遗文化体验新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和认识非遗,进一步强化非遗展示传播的效果,激发人们的非遗传承情感共鸣。首先,加强非遗数字博物馆、非遗网络展览馆等线上展示传播平台的建设,借助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速度和新型传播方式增强非遗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其次,加强非遗体验馆、非遗传承基地等线下展示传播平台的建设,让人们亲身感受、体验非遗的魅力。最后,着力研发和非遗展示传播与传承相适应的展示技术、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等数字技术,不断加强沉浸式、立体化且多元化的非遗体验空间的开发,提高数字技术与非遗展示传播的适配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更新策展理念,创新非遗数字化展览和展示方式

    数字化时代,更新传统的非遗展示传播理念,突破常规的非遗展示传播手段,积极运用虚拟现实、3D渲染等科学技术创新非遗展示传播形式,推动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这是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大非遗传播力度、促进非遗传承的有效途径。当代非遗策展人应在深入了解非遗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三维建模等数字技术相结合,明确不同观众的交互性、参与性需求,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非遗的展示传播效果。

    鼓励对非遗数字化再创作,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

    数字艺术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时尚文化语言。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发展日益加快的数字化时代,为了给非遗保护与传承找到新的可能性,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应鼓励非遗传承人借用数字化手段对非遗进行再创作,不断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为促进非遗传承,实现非遗内容的推陈出新和创造性转化,需要在重视非遗传承人话语权的基础上,鼓励传承人积极拥抱数字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对非遗的原生内容进行再创作,如可以通过将非遗资源与现代创意、设计、艺术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新意和生命力的非遗创意产品、动漫、游戏、电影等。其次,为促进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可以引入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非遗项目的研发、设计、定制、生产等环节提供助力,或利用新媒体平台助力非遗突破地域限制,在虚拟空间实现广泛传播。

    当今时代是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为更好地传播和传承非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当下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应继续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与传承课题的探究,进一步坚定民众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进而为增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力量。

    【作者系大连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非遗展示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号:LJKMR20221971)的研究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