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化时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策略
◎ 罗琴棋 李雨薇

 

    人工智能化时代,各种智能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呈现指数级增长,其在精准性、协同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为各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将智能信息技术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以其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与形式,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开展,对于提升思政教育成效、促进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助力高校培养“强国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思政就是要将教育对象精准到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冲突和挣扎的人,在精准识别对象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思政教育活动,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从而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精确性、时效性和创新性,进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精准思政育人活动。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充分整合学生信息,精准识别学生学情

    精准识别教育对象是精准思政的前提。借助先进的智能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学生信息,精准识别学生学情,是推进信息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要想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实效性,在高校学生学情掌握与识别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等外在基本信息,而且需要掌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诉求、理论需求和思想动态变化等内在重要信息。

    高校要借助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大学生信息,精准识别大学生学情。首先,可以成立学生信息大数据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研究所,构建大数据一体化教育平台,联合校内不同职能部门挖掘并收集大学生群体的基本数据信息,为后期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思政教育教学策略提供有力依据;其次,可以开发大学生画像系统,并常态化对大学生开展精准画像,对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价值取向、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若干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大学生学情的常态化、精准化识别,为高校在各个时期精准开展思政教育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全面分析学情特征,精心定制和供给内容

    提升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是精准思政的内在要求。着力构建高校精准思政工作体系,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需要牢牢把握精准供需对接这条主线,在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智能信息技术精准掌握高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群体学情特征和学生个体学习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精心定制、精准供给适合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教育内容,以供给满足需求变化,确保育人科学合理。

    高校要借助信息技术全面分析学情特征,精心定制和供给内容。首先,可以建立思政内容和学生学情智能双向匹配系统。一方面,便于教师根据系统匹配生成的推荐结果,结合自身学情掌握和教学经验判断,将量身定制的思政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助力学生主动获取自身感兴趣的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政内容精准供给,让学生感受到被了解和关注,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思政教育的学习中。其次,教师在精心选择、定制和供给思政教育内容时,不仅需要确保内容与学生群体认知水平、思想诉求、行为特征等具有匹配性,而且需要提升内容供给的趣味性和针对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思政教学工作。也就是说,定制的内容既要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还要对大学生理论认知水平、道德素养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提升人机协同效能,精准设计教学活动

    人工智能化时代,着力实现高校精准思政工作的协同化、科学化和成效最优化,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把握好精准供需对接主线,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做好设计和衔接,需提高人机协同教育效能,实现教学活动的精准化创新设计。

    高校要提升人机协同效能,精准设计教学活动。首先,为教师定期提供专业的智能信息技术培训和人机协同教学专题讲座,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智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提高人机协同教学素养,为精准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引导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兼顾活动的群体合作性和个体的学习差异性,提升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第三,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时,必须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来开展精准思政,并不意味着盲目迎合学生的喜好,教师需把握精准思政的方向性,以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提升人机协同教学能力。

    实时监测学习状态,精准预测和跟踪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常态化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需要精准掌握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人工智能化时代,高校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动态,实现精准预测与跟踪,进而进行精准干预与精准施策,促进精准思政的进一步落实。

    高校要借助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学生学习状态,精准预测和跟踪。首先,可以利用多种智能工具和技术手段,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如通过让学生穿戴设备、安装传感器等方式,获取学生在课下学习行为、状态等方面的数据,或者通过在线系统获取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和状态,并对采集的学生线下线上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或找到学生的学习瓶颈和潜在问题,为思政教师进行精准教学干预和施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导向。其次,对存在异常学习行为的大学生应加强动态跟踪和评估,及时识别、准确判断其可能面临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

    采集教学过程全周期数据,精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流程的重要教育手段。人工智能化时代,以信息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可以帮助思政教师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助力高校对思政教师开展全过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从而提升教师教学决策能力。

    高校要借助信息技术采集教学过程全周期数据,精准教学评价。首先,加强对具有实时信息采集功能的智慧教室、智慧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开展过程性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评价进一步精准化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在归纳总结思政育人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发一整套基于复杂网络的思政育人评价体系,推进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实现精准评价;最后,将信息技术赋能的定量评价与实际评价主体的定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况,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加精准和科学的依据。(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B2版(2024年04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