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剑川县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南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是大理州连接丽江和怒江、通向香格里拉、走进川藏的门户,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资源禀赋独特,文旅优势明显。近年来,剑川县充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打造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城市。
文旅融合增活力
强基础,培产业,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定位,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工作,获得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荣誉。
抓实重点项目,积极推动剑川县石钟山石窟保护利用工程、剑川县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布展、沙溪茶马古道旅游文化体验服务中心、“一部手机游云南”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加快品牌创建,启动“雕刻时光·静享剑川”品牌策划营销,沙溪·石宝山景区纳入云南省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备选名单,千狮山(满贤林)景区和木雕艺术小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墨斗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沙溪镇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云南省旅游名镇,寺登村被评为云南省旅游名村,喜林苑、既下山、游圣缘正在积极申报云南省最美半山酒店,沙溪兰林阁精品酒店成为大理州第一批通过州级初评精品酒店,品牌创建硕果累累。
加大招商力度,先后引进兰林阁、先锋书局、喜林苑等一批知名旅游企业和实体项目,有效整合了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以木雕艺术小镇建设为载体,举办“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博览会暨剑川木雕文化节”;组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成功将“指尖绝技”转化为“指尖经济”。
推进古旧建筑活化利用,在沙溪兴教寺二殿及南北厢房设置省级沙溪镇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陈列馆,集中展示剑川文化遗产;完成李瑞棻宅院的修复及陈列布展工作,将李瑞棻宅院打造成以剑川白族民居、剑川木雕精品以及木雕研发成果为重点的实物展示和销售平台,完成沙溪欧阳大院、杨家大院修缮工作,并同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等。
智慧建设强活力
全面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县城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剑川数字古城建设,建立剑川古城数字化展示平台,完成古城整体三维实景建模;完成76处历史建筑数字化建档工作;完成新建城北农贸市场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主题街区智慧路灯系统项目、县城智慧旅游建设、5G网络信号全覆盖、剑川古城西门片区古建筑智慧消防、智慧交通、智慧城管;完成剑川县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编制等项目;新建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新建12个智慧化停车场;完成智慧厕所改造,建成智慧公厕5座、A级公厕4座,全部录入“一部手机游云南”系统。
通过智慧化建设,有效推进公共服务智慧化、便捷化,群众生活品质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多彩非遗焕活力
剑川将非遗产业与旅游相结合,融入生活,拓宽了非遗传承发展的空间,生产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多彩非遗焕发新活力。
先后成立了剑川白曲、白族阿吒力民俗音乐、石宝山歌会等23个传习所,成立中央美术学院驻云南大理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剑川基地(剑川木雕),开设“剑川传统工艺大讲堂”,组织开展第四批县级非遗传承人、第六批州级传承人和第七批省级传承人申报工作。持续开展“剑川名匠”评选,累计评选“剑川名匠”25名。每年组织开展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30余场次,参训人数1000多人次。目前,剑川县从事木雕、石雕、刺绣、布扎、土陶等传统工艺的人员有2.6万余人,年产值超过5亿元。
交流合作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连续两年在上海市浦东展览馆举行“雕刻时光·静享剑川”非遗作品展。组织春节灯展、写春联送春联、文艺展演、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剑川县石宝山歌会期间开展了文艺演出、传统赛歌、非遗文创成果展以及非遗集市等活动。
特色文化展活力
剑川依托阿鹏艺术团、非遗传承人等成立了“白曲宣讲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白曲宣讲方式,引领文明新风尚。
“白曲宣讲团”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白族调、方言小品等形式,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创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能致富》《文明之花放异彩》等30多个宣讲节目,深入乡村开展宣讲累计300余场次,受众5万余人次。
在主题街区提升改造中,剑川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四要素,按照剑川“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传统建筑风格,将剑川木雕、石雕、彩绘等元素巧妙融入门窗、牌坊、城门、拱桥、亭台楼阁和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完美展现“一剑双雕”技艺,着力彰显浓郁的剑川白族文化气息和能工善艺的“传统手工艺之乡”建筑特色。全长816米的主题街区上,2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27座不同造型的石桥,以及洗手池都融入了石雕文化。“三阳开泰”、“百狮启航”、滇藏公路演变展示等建筑小品随处可见。纹饰铜板、地标剑阳楼、剑川火把节、三弦等元素融入智慧路灯、道路铺装、井盖、栏板中,突显剑川白族特色文化,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