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内外美”“持续美”
——河北衡水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产业园区同步建设
陈凤来 邢云

    干净平整的街道连通每家每户、白墙灰瓦的房屋错落有致、色彩绚丽的文化墙主题鲜明……走进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赵家圈镇高家圈村,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美景跃然眼前。

    今年以来,衡水市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整合资源,助推农村人居环境风貌不断提档升级,推动乡村由“外在美”向“内外美”,由“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活力。

    分类施策,突出重点

    人居环境美起来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衡水市冀州区榜上有名。

    据了解,冀州区把全区村庄分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和美乡村示范村三类。干净整洁村由“面上清洁”向“犄角旮旯”延伸,美丽宜居村由“清脏治乱”向“绿化美化”延伸,和美乡村示范村由“创建达标”向“争创精品”延伸,同时强化村庄保洁队伍建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衡水市围绕“一区、四线、五片”(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济高铁、大广高速、石黄高速、大运河沿线,安平县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纪念馆、饶阳县耿长锁纪念馆、阜城县本斋纪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和故城县以岭金蝉小镇周边片区)重点区域,分类施策,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和美乡村示范建设。

    其中,故城县统筹运河风情、产业基础、乡村肌理等要素,以“儒风画田·礼运故乡”为主题,坚持“微改造、精提升”,不搞大拆大建,发动群众智慧力量,以庭院、街巷、广场、塘渠等为基底,精心设计打造景观小品,塑造赏心悦目、秀色可餐的生态生活空间。科学把握乡村自然条件、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等的差异性,注重保护乡村特色风貌,做到各美其美,防止千村一面。

    衡水市明确,到2025年,稳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4%,农村自来水普及、连村道路、村庄巷路硬化、标准化卫生室、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产业兴旺富起来

    5月6日,走进冀州区北漳淮乡一百亩西兰花种植基地,一辆辆农用机器轰轰作响,村民正在为种植西蓝花整地、铺膜、拣苗、穴栽、覆土、滴灌,一派忙碌劳动景象。

    “我们积极探索蔬菜轮作模式,种植西兰花、白萝卜等400余亩,全部采用‘订单式’种植,产品直供北京市场,经济效益可观。”北漳淮乡党委书记赵剑说。

    衡水市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区、产业园区同步建设,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推广“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超80%。

    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衡水市持续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发展培育奶业、精品果蔬等农业特色产业,一大批以“特”制胜的特色产业,不仅带动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更夯实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

    时下,位于饶阳县王同岳镇北京堂村的饶阳县数字化智能种苗工厂项目施工现场建设正酣。项目负责人王学鹏介绍,所有温室土建基础和墙体以及主体骨架已安装完成,计划今年7月份建成并开始调试。“这个种苗工厂的最大特点就是智能,有了它,我们可以把传统的季节性育苗变为常年性育苗。”话语间,王学鹏满是自豪。

    今年,衡水市高效推进续建、新建24个果蔬项目,新发地冀州智慧物流园、饶阳致信种苗、武强数字花卉蔬菜产业园、深州鲜天下二期等重点项目将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积蓄新动能。继续对接北京新发地、天津海吉星等农产品销售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文明新风扑面来

    4月22日,走进武强县街关镇西宋村的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琳琅满目,洗衣液、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丰富多样、应有尽有。

    “这里面的东西用钱买不到,得用积分兑换。”西宋村村民宋志强说,做志愿服务就能获得积分。他给村里义务打扫卫生等,已积攒了100多分,这次积分能换一壶食用油。

    武强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优势,谋划实施了农村“爱心超市”拓点覆面、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展示互动联播系统建设等项目,目前,首批50个村的“爱心超市”已建成投用,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村规民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金钥匙”。衡水市引导全市4994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等各类规则,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烦心的大事小情,解决村民碍于情面不愿说、不想说的问题,让村风更文明、环境更宜居、百姓更幸福。

    同时,该市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和农村婚丧嫁娶移风易俗改革,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目前,全市共打造省级移风易俗示范乡镇8个、示范村91个。

    架鼓、秧歌、京戏表演……今年以来,冀州区门家庄乡堤北桥村通过实施“文化小院工程”,打造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场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文化小院生根开花。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浸润着民心,有力带动了文明村风的持续改善。

    为打造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衡水市在组织体系、阵地建设、活动内容、动力机制、工作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目前已组建县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3支,乡(镇、街道)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1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123个,拥有志愿服务队伍3343支、志愿者65.4万名。

    此外,衡水市还在农村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并通过宣传栏、展牌等方式大力宣传先进模范和好经验,引导村民自觉破除陈规陋习,争当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当前:3版(2024年05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