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9岁退休教师的诺言
◎ 本报记者 罗园

 

    “世界上有三个国家有空间站,中国就是其中一个。空间站绕地球一天一夜转了多少圈,有谁知道吗?”……5月18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文昌镇王家源村“儿童之家”,一位79岁的老人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课,台下22个孩子听得格外认真。

    老人名叫何志尉,是王家源村“儿童之家”的辅导教师。退休前,他扎根在淳安县偏远乡村教书育人40年;退休后,他在村里创办了“留守儿童俱乐部”(现为王家源村“儿童之家”),并担任辅导教师,义务为村里的孩子上课辅导作业,用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一辈子”的承诺。今年4月,何志尉荣登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

   ◇ “如果能重返讲台和孩子们在一起多好”

    1945年,何志尉出生在淳安县文昌镇塔心村,在他的儿时记忆中,这里没有学校,9岁时他才到25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上一年级。17岁时,他参军入伍,21岁退伍回乡,成为一名乡村学校老师。

    在学校教学的日子,有时碰上雨雪天气,屋顶漏水,何志尉就爬上屋顶,换好瓦片,再返回到课堂。“农村都是复式教学。上课最多的时候,我一人教六个年级、30多个学生,包括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全部课程。”何志尉回忆,一个年级的课上了,他布置作业,再去教另一个年级。

    2003年9月,王家源村三座村小全部撤并到潭头中心小学(现文昌镇潭头完全小学)。2005年,在乡村教书40年的何志尉退休。退休的几年时间里,何志尉常常怀念曾经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日子,“每次路过学校门口,我都在想,如果能重返讲台和孩子们在一起多好。”

    那时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有的因为父母没在身边,作业没人辅导,荒废了功课。何志尉和退休教师余樟润便想着,一定要想办法帮帮那些留在老家的孩子。

    “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非常重要,虽然爷爷奶奶把他们的生活照顾得很好,但缺少父母的关爱。”在何志尉看来,作为一名退休的乡村教师,他有责任关爱这些孩子,从道德表现、行为品质、学习态度等方面去引导他们。

    2010年,何志尉和余樟润一拍即合,一起创办了“留守儿童俱乐部”,为村里的孩子辅导功课。起初只有3个孩子,俱乐部设在余老师的家中;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多,俱乐部搬到了村里的大会堂。2012年,王家源村新建的村委大楼落成,村“两委”将一楼朝南的大房间布置成儿童教室,供“儿童之家”使用。

    2017年,余老师病重,72岁的何志尉便独自挑起了辅导员的重担。此时,学生人数已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20多人,覆盖了村里所有的小学生。

    ◇ “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在担任辅导员之初,何志尉就提出了三个“梦”——“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并贴在教室墙上,这是他对王家源村乡村少年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利用在“儿童之家”的时间,何志尉调整了教学时间。他把半天辅导时间,延长为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每年暑假,他还主动把全村即将上一年级的孩子召集起来,用20天的时间为他们讲解汉语拼音、简单的数学等知识。“这样一来,孩子们能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他说。

    王家源村由原来的塔心村、丰源村、王家村合并而成。何志尉的家住在以前塔心村海拔400多米的位置,离新的村“两委”所在地有4公里多,出门走的都是山路。每周六上课,何志尉常常夏日里早上5点就打着手电筒从家里出发,冬天则是早上6点就要出门,早饭也总是一碗开水泡饭或者一包方便面对付一下。有时周六下午放学,他还会护送一些学生回家,一天来回要走上8公里多,碰到雨雪天气,山路就更加难走。但何志尉却一直坚持,风雨无阻。

    20多个孩子,也分散居住在原来的三个村落。为了辅导好这些学生,他一学期要去每个学生家里走访好几趟,每周五还会专门去5公里外的潭头完全小学,找到孩子们就读的班级,向班主任了解孩子们在校一周的表现情况,以便在“儿童之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有时他搭便车,有时就走路,而山路要走上一个多小时。

    虽然只是校外辅导员,但何志尉却非常用心地对待这份工作。他重视孩子们的品质教育和健康成长,向孩子们提出了行为表现最好、道德品质最高、身体长得最棒、学习成绩最优“四个最”的目标。他还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关于家用电器、煤气的使用安全、12周岁以下不能单独骑车……这些点点滴滴,他在课堂上都会讲到。“农村有许多很深的水潭,夏季要注意防溺水。”每到夏天,他还常常专门带着学生们到水潭边,给他们讲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为了提升“儿童之家”整体学习氛围、增强孩子们的学习自信心,何志尉不仅在教学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还特地向村委争取来一块宣传栏。不仅用于评选表彰“儿童之家”的“星级学生”,还会定期张贴学生们的优秀作文和绘画作品,以此作为对孩子们学习成果的认可和鼓励。五年级学生小虎(化名),评上了“五星少年”,何志尉将他的照片贴在宣传栏里,孩子的爷爷特地跑来看,感谢何志尉对孩子的帮助。对于成绩稍差但品行好的孩子,何志尉也从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赞美,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他们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他也会将这些孩子纳入“星级学生”的展示中,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和尊重的快乐。

    ◇ “只要身体允许,我将满腔热情工作到最后一刻”

    2020年4月的一天晚上,何志尉突然感觉膝关节疼得厉害,双脚无法正常行走,第二天家人背着他到医院检查,才得知何志尉患了严重的痛风加关节炎,无法长时间走路。从此,何志尉的手边就多了一根竹制的拐杖。也是从那时起,王家源村村“两委”每周六都安排值班干部轮流接送何志尉。

    王家源村党总支书记蔡晓航说,何志尉不仅在学习上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也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的成长,大家都看在眼里,十分感动。感动于何志尉对孩子们的无私奉献,很多孩子家长也会送来礼物表示感激,但都被他婉拒了。

    这些年,何志尉的四个女儿都争着接老人到身边安享晚年,老伴儿也担心他常年站在讲台上身体吃不消,希望他停下来休息,但都被他拒绝了。“我对孩子们有感情,心里有责任,我离不开三尺讲台,虽然年纪大了,还是想为村里做点有意义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将满腔热情工作到最后一刻。”他说。

    在“儿童之家”,每年都会有孩子毕业离开,何志尉会给他们发礼物,女孩子是一副羽毛球拍,男孩子是一个篮球或排球。这些礼物有的是爱心企业的捐赠,有的是他自掏腰包买来的。“五星少年”奖励50元、“进步之星”奖励20元……每学期结束,他还会给在“儿童之家”表现优秀的学生奖励红包,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在何志尉的影响下,2018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前往王家源村“儿童之家”支教。每周六,这里除了何志尉,还有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来辅导孩子们的功课,带孩子们做游戏。

    冬去春来,“儿童之家”换了一波又一波孩子,而身患疾病的何志尉却依旧默默地坚守在这里。虽然他时常感觉到腿脚疼痛,有时右手指头肿胀,握粉笔写字都困难,但每周六早上8点,在王家源村“儿童之家”的讲台上,依然能准时看到这位年近八旬老人瘦弱的身影。

 

当前:1版(2024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