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三全育人”的实践研究
◎ 杨新建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三全育人理念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建设强调以思政教育为主线,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育人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人才。“三全育人”包括教育要全面发展人的身心、全面培养人的素质、全面塑造人的品格。笔者此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认同,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但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一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思政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班级排名,忽视学生的综合表现和思政素养,这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理念的实施;二是部分教师的思政知识和教育能力有欠缺。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导致部分教师的思政知识较为匮乏,思政教育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队伍和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学校和教师手中,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推广。因此,需要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三全育人”的实践创新路径。

    政策制度应加大支持力度

    政策制度层面,应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实践发展的支持力度。首先,需要完善政策法规,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理念的地位,提高二者的重要性,发挥二者在教育改革中的核心驱动作用;其次,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实践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和资金支持,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再次,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分配,引导优质教育资源流向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实践,从而提高其建设和实施效果。此外,政府还可以发挥模范和典型案例作用,大力推广成功案例,包括教育教学改革案例、协同育人成功方案等,以加深教育工作者的认知和理解,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体系应设置多元课程

    教育体系层面,应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全面化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道德品质的人才。为此,首先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包括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兼顾系统性与开放性等原则,以保证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同时充分体现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其次,课程体系设计应注重内涵式发展,充分挖掘各个学科的思政元素,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将思政理念融入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次,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不断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思政教育师资应加强培训

    师资队伍层面,应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培训与选拔,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教育能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和启迪思想的重要使命,其政治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只有具备高尚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教育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高效、全面的教育,培养更多具有崇高理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新时代人才。为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首先,需要完善培训制度,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将培训纳入其中,并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有序展开。其次,需要创新教师培训的方法和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育、云上课堂、在线直播等,不断增强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再次,需要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同时,需要引导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实践,创设更多实践平台,鼓励教师参与,让教师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能力。

    家校社应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家庭和社会层面,应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提供有力支持。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教育实践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建设,才有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中,学校作为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关键责任,学校应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环节,为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奠定基础。家庭作为学生成长和生活的摇篮,在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与学校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与教师沟通,配合学校工作,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应积极参与,比如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传播正能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望未来,我国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三全育人”实践发展将迈向更高水平,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建设和“三全育人”教育实践的核心驱动作用,以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政治素养的高水平人才。[作者单位:柳州工学院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学院。基金项目:2023年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研究”(编号:2023GX0006);柳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职业教育课题(编号:2022ZJ0035)]

当前:B2版(2024年06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