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记忆
◎ 赵平

 

    从上中学开始,我就养成了爱购书的习惯。我也收藏了一些作者签名的书,让我在阅读之外又多了些回忆。著名作家叶永烈为我题写的赠语“读书无止境”,更是让我铭记至今。

    1992年10月,颇有影响的“成都书展”在位于后子门的成都市体育中心开展。相较于现在的各类大型书展,“成都书展”的规模、参展书籍的品类和装帧都要逊色不少,可人们参展观展的热情一点都不低。

    书展期间,一连三天我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去展场挑选购买书籍。第三天中午,我来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展台排队购买叶永烈的新书。展台内,几位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几大捆新书拆封上架,其中有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脱掉西服外套,一边挽起袖子整理书籍,一边轻声同身边的人交谈。

    那些年里,我非常喜欢读叶永烈的著作和文章,在报刊和电视上已经多次见过他,因此一眼就认出他正是叶永烈。

    我激动不已,心跳得像是打鼓一般,恨不得立即穿过排成长龙的队伍,径直走到他面前和他说上几句话。可说些什么好呢?那一刻,脑子里思绪翻涌,竟没有想出一句合适的完整的话来。突然,我眼前闪过第一次见到“叶永烈”这个名字的那个下午——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有一天放学,经过热闹的春熙路上的新华书店,又习惯性驻足玻璃橱窗前,眼巴巴望着里面新上柜的图书。在大量的政治类书籍和鲁迅著作旁边,竖立着一本封面上画着咧嘴笑的烟囱的小册子。这是一本科学童话集《烟囱剪辫子》,作者就是叶永烈。这本封面清新的薄薄小册子令我眼前一亮。我冲进书店,掏出零花钱买了一本。回家做完作业,迫不及待翻开读了起来。故事新奇有趣,充满想象力,跟着叶先生的文字我走上了一段求知的奇异旅程。我沉醉书中,母亲叫我吃饭也没听见,为此还惹得她一通埋怨。

    后来,我又陆续读了叶先生参与编著的《十万个为什么》,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大量的纪实文学作品,甚至包括他在《收获》上发表的短篇小说《青黄之间》。阅读这些作品,我被叶先生的学识、文风、人品所折服。

    终于,我来到了签售桌前。见到儒雅谦和的叶先生,我激动不已,涨红了脸,忙不迭对他讲:“叶老师,我从小就喜欢读您的书,我是读着您的书长大的啊!”叶先生抬起头来对我笑了笑,用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细细柔柔地对我说:“哦哟,见到你们这样的老读者,我好开心啦,谢谢你啊!”

    叶先生翻开扉页,提起笔来认认真真签下名字。这时,我灵光一闪,提出请叶先生在签名旁再为我写一句话。话刚出口,我就觉得太唐突:一来,叶先生是蜚声海内外的大作家,怎么会轻易题字留言?二来,我身后还有长长的购书队伍,他其实可以借此推辞我。

    正在我内心忐忑、手足无措之时,叶先生又抬起头来对我笑了笑,不疾不徐地说,好吧,让我想一想。只见他又拿起笔来,扶了扶眼镜,凝思片刻后写下了一行字:“读书无止境”。

    我接过叶先生双手递来的他的著作,心里暖乎乎的,深深地为这位著名作家对读者的理解和尊重而感动。虽然时隔三十多年了,但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极其深刻,直到今天还记得清清楚楚,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获知叶先生离世消息的那个初夏傍晚,室外一片晦暗阴沉,厚厚的云层里传出阵阵远雷声。我从书橱里取出那本叶先生题字的书,翻开扉页,叶先生题写的那一行字映入眼帘。这行题字,我当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这一次,心里却格外沉重。

    叶先生讲得好,读书无止境。在过往的这么多年里,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其实做得很不够,实在愧对先生的寄语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更多与书为友。

 

当前:B3版(2024年06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